-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艾疗法
中医艾灸疗法 梅州市中医医院 概述 艾灸是用纯净的艾绒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或患处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具有回阳救逆、调理肠胃、化湿止痒、祛腐拔毒等功效。 艾灸的历史发展 灸法的起源—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在石器时代。 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 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 什么是艾灸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 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治疗/护理目标 1、解决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通过艾灸,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功 效 1、温经散寒 2、回阳救逆 3、消肿散结 4、保健强身 操作重点步骤 艾灸疗法: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悬起灸: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 悬 起 灸 ↙ ↓ ↘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操作重点步骤 1、温和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保持2~3cm左右距离,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每穴灸5~7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特点: 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 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疼痛的灸疗。 操作重点步骤 2、雀啄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2~5cm处,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5分钟。 特点: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穴位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 操作重点步骤 3、回旋灸: 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3cm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分钟。 特点: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以上诸法(悬灸)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 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 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艾灸适合人群 男性: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 女性: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操作重点步骤 评估: 病情、当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及有无感觉迟钝/障碍,体质及实施艾灸处的皮肤情况、对热的敏感和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烧灼、热烫的感觉或烫伤、水泡等情况。 2:艾条点燃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操作重点步骤 物品准备: 艾条、酒精灯、打火机、小口瓶、弯盘、万花油、纱块、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等。 体位: 根据取穴选择合适的体位,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者应采用卧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遮挡和保暖。 操作重点步骤 部位:先灸头部、腰背部、后灸胸腹、四肢 方法:遵医嘱或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灸法。 时间:每穴灸时间根据不同施灸方法有不同灸疗时间,一般采用每日灸或隔日灸、 操作重点步骤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全身情况或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 防灼伤: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中,防止灼伤皮肤和烧伤衣物。施灸完毕,立即熄灭艾火,将艾条插入小口瓶中。 整理:纱块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酌情通风换气。 记录:一般情况、施灸局部皮肤情况,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操作重点步骤 特殊处理: 1.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2、如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无菌敷料,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 1、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 2、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有哪些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