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储氢材料的最新成果.doc
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姓 名 吴青霖
学 号 2010000724
班 级 材料物理1001
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及可再生利用的特点,是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开出经济、高效及安全的储存技术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相对于高压气态储氢和液化储氢,通过氢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固溶体或配位氢化物的固态储氢技术因储氢容量高且安全性好, 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储存方式。配位氢化物中的LiBH4的理论储氢容量高达18.5wt%,远超车载氢源系统重量储氢容量大于5wt%的要求,是当前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典型代表及研究热点,但面临着严重的吸放氢热力学、动力学问题。从改善LiBH4的吸放氢性能出发,分析了储氢技术、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措施,特别是添加适当反应物来形成复合储氢体系,掺杂阴阳 离子以改变电负性,添加催化剂,减小晶粒尺寸及采用纳米填充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吸放氢机理、吸放氢容量、吸放氢温度及条件、吸放氢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等问题。高容量储氢材料LiBH4是车载氢源系统实用化的关键,在现有基础上研发出吸放氢迅速、吸放氢量大、吸放氢可逆、室温操作的方法及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容器爆破等不安全隐患。液态储氢的体积能量密度高,但低温液化过程所耗能量约是储存氢气热值的50%,并存在难以避免的自挥发问题。材料基固态储氢材料储氢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于固态材料中, 其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 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氢气储存方式。
1.常用储氢材料
综合当前研究进展,材料基固态储氢材料主要有以下五类:即钛基、稀土基、锆基、镁基储氢合金、配位氢化物等储氢材料。图1为当前主要储氢材料与技术的储氢质量分数和体积密度,其中理论储氢容量均达到5%以的上高容量储氢材料,如硼氢化物、铝氢化物、氨基氢化物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 是固态储氢材料与技术的研究重点。
1.1 钛基储氢合金
一般是指具有拉夫斯(Laves)相结构的 AB2型金属间化合物,以钛铁和钛锰储氢合金研究最为广泛,典型代表是 TiFe, 其价格低廉,在常温下能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其储氢能力稍高于 LaNi5(1.85wt%),吸放氢速度较快,但其活化比较困难并且其吸放氢过程有较严重的滞后效应。
1.2 稀土基储氢合金
稀土基储氢合金的吸放氢性能优良[6-7],在室温下即可实现吸放氢,其典型代表是 LaNi5,但稀土基储氢合金本身较重,其储吸氢容量较低(1.37wt%),难于适用于车载氢源系统。
1.3 锆基合金
锆基合金最初用于热泵研究,到了 80 年代中期逐渐用于电极材料。但由于价格昂贵、氢化物的生成焓大,吸放氢平台压力太低,因此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1.4 镁基储氢合金
Mg 元素储量丰富、价低质轻,镁基储氢合金储氢容量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如 MgH2 理论储氢质量分数达 7.7wt%,但存在放氢温度高,脱氢动力学速度慢的缺点,研究重点是降低放氢温度和改善脱氢、吸氢反应。
1.5 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
配位氢化物具有储存及运输氢安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高容量储氢材料。随着氢能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储氢系统及其相关储氢材料的性能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能源署(IEA)提出的研究目标是 150℃温度下储氢系统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分别大于 5wt.%和 50kgH2/m3;美国能源部(DOE)对车载氢气存储系统提出的研究目标是 100℃下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达到5~6.swt%62kgH2/m 元素周期表中 Na、Li、Mg、B、Al 等元素都可形成各种金属配位氢物,其中配位氢化物 LiBH4的储氢密度高,其理论储氢容量高达 18.5wt.%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已成为储氢材料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2.高容量储氢材料LiBH4
LiBH4是具有代表性的高容量配位金属硼氢化物,为白色、易潮解的晶体,Pnma(No.62)空间群,正交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7.179?,b=4.437?,c=6.803?,α =β =γ =90°。Friedrichs等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 B原子与临近的4个H 原子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BH4]—四面体,再与Li+以离子键结合形成LiBH4,其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构,如图2所示,由于组成元素间的强化学键合作用,LiBH4的吸/放氢反应通常面临着严重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按照键的性质,LiBH4在不同的温度范围会出现不同的脱氢步骤,生成不同的化合物,图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安徽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交通运输)》知识点必练100题(含详解).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格图中不规则图形面积估算》数学教案.docx VIP
- 银行应急演练总结(21篇).docx VIP
- 四川润泰特种气体有限公司_企业(供应商版).pptx VIP
- 大模型原理、技术与应用——从GPT到DeepSeek-哈工大.pptx VIP
- 光功率检测报告.doc VIP
- 客运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全部.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实验梳理.pdf
- 【问题解决型QC成果】提高现浇滑模路缘石施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