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蛛血与动脉瘤刘建民.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蛛血与动脉瘤刘建民.ppt

* Modified GDC ONYX 柔韧性好的颅内支架 生物工程支架 带膜支架 展望 * * * 本图显示3组关于颅内动脉瘤位置的数据。提示动脉瘤以前循环为主,而常规进行颅内4根动脉血管造影,使后循环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 通常破裂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在3mm以上,尸检发现破裂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8.6mm,未破裂动脉瘤则为4.7mm。直径10mm的动脉瘤中只有16%发生破裂,而11mm以上动脉瘤则有91%。图中橙色提示3-10mm大小的动脉瘤最为常见。 * 动脉瘤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在50-60岁之间达到高峰。本图为两组关于动脉瘤年龄分布的数据。 * 动脉瘤以女性多见,Kassel报道男女比率为1:1.6。本图提示男性占56%,女性为44%,在40岁之前男女比率相当,之后女性的比率明显增加,在60-69岁男女比为1:2.74,70-87岁则达1:4.16。图中显示在80岁以上患者均为女性。 * 本图为Sengupta与McAllister在1986年得出的结论,图中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颅内动脉瘤为主,动静脉畸形与高血压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6%左右,造影正常(或不明原因)者占13.1%,并发多种疾病者占1.3%。 * * * 破裂动脉瘤 586例 颅内血肿 125例 高血压病史 152例 动眼神经麻痹 47例 * * DSA 586例 CTA 73例 MRA 88例 * 致密填塞瘤体 无瘤颈残留 * * 微导管的塑形 * 微导管的塑形 * a.导引导管尽量高 b.微导丝略超过微导管头端,微导丝微导管同时缓慢推进 c.微导管的位置:导管头端应在动脉瘤内 1/2-1/3处 * 成篮技术 横向成篮 分部填塞 篮外填塞 * 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出困难时反调整弹簧圈及微导管头端 尽量选择短、小、软的弹簧圈 致密填塞的判断 多个角度透视 送入GDC时的影像变化及阻力 * 多发动脉瘤 优先次序: CT ----------积血部位 DSA ----------大小 ----------形态 ----------小泡 ----------附近血管痉挛 * 完全闭塞 92.5% > 90%闭塞 5.2% <90%闭塞 2.3% * 术后腰椎珠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静脉滴注尼莫通3-7天 3H治疗 低分子肝素抗凝3天 后改口服阿司匹林3月 * 脑积水 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48小时内治疗 4.78% 48小时后治疗 27.32% * 6月-2年DSA随访176个动脉瘤 MRA随访17个动脉瘤 致密填塞 177/177 稳定 部分填塞 7/16 稳定 3/16 缩小 4/16 扩大,再次栓塞 2/16 再出血,夹闭 * 72小时 539例 24小时 397例 * 时间 血管痉挛(%) 48h 2.72 48-72h 42.8 72h 60.0 * 术中出血 12例 血栓栓塞 14例 弹簧圈尾端突入载瘤动脉 2例 术后对侧脑内血肿 1例 * 原因:微导管、导丝、弹簧圈 处理:尽快继续填塞弹簧圈 降低血压 中和肝素 术后复查CT * 死亡5例(1.7%) Ⅰ-Ⅲ级无死亡,Ⅳ-Ⅴ死亡5例(10%) 重残 4例(0.7%) 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6例(2.8%) Ⅰ-Ⅲ级手术夹闭死亡率 1.4%(0-4%) * 治疗时机 尽早 ! 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明确病因! 破裂动脉瘤必须治疗! 结论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可靠。 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栓塞,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结论 * 宽颈、大型致密栓塞率低 ? 动脉瘤复发 ? 梭形动脉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