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地质梦,献身找矿立新功7.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山不老地质梦,献身找矿立新功7

PAGE PAGE 9 青山不老地质梦,献身找矿立新功 他是“2008年中国十大找矿成果之一——宜昌磷矿深部找矿突破”有功之臣;他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杉树垭磷矿详查报告》主要编写人之一,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多个奖项;“十一五”期间作为院总工程师,他组织完成了12个大、中型磷块岩矿床的勘查评价工作,承担了3个省级大型整装勘查项目,累计提交的磷矿资源储量19亿吨;他个子不高、外表平凡,却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七队(原湖北省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地质矿产首席工程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基金监审专家、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员、湖北省矿产资源评标专家等多个头衔;他曾获得湖北省地质局(原湖北省地矿局)“劳动模范”、“十佳工程师”、“优秀共产党员”、“宜昌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又被评为湖北省地质局“最美地质人”。他,就是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总工程师聂开红。 有一种信念叫坚守 自儿时起聂开红就对地质工作有着美好向往。自湖北省地质学校毕业以来,他同“地质三件宝”已携手走过了28个春秋,踏遍了鄂西山区的山山水水。这些年不论是在地质工作的低谷还是高潮期,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地质找矿的岗位上,践行着他的地质梦。 1987年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湖北省第七地质大队从事1:5万峡区四个半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每天与同事两人一组用脚板丈量大地、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白天要跑十几公里地滑路浅的山路,晚上还得在煤油灯下整理资料。因为工作流动性大、没有后勤保障,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由于身背矿样、衣衫显得褴褛、头发杂乱,他们常被当地老百姓当做乞丐。这样的生活让许多年轻人苦不堪言,纷纷选择转行。可聂开红从没想过退缩,反而被丰富的地层构造、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所吸引,一直梦想着能早日像队上的老专家们一样娴熟地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沸腾群山。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地质工作实行“转轨”进入低谷期。同事们纷纷转行下海经商,或转入新兴火红的工勘市场,月收入近千元。而还在地质工作岗位的聂开红每个月仅有两百元工资,不仅要支援在农村生活的家中兄弟,承担最小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要保障他和新婚妻子的基本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他也彷徨犹豫过。可是想到当时的老队长对他生活的关心,对他事业的期盼,想起自己的地质梦想,他咬咬牙放弃了转行的念头,毅然选择了留下,他知道事业要有所成就必须有所付出。 2004年,由于国内磷矿石涨价,矿山企业深深体会到地质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以高薪职位聘请,他又一次选择留下,拿着800元的月薪忘我工作着。2005-2006年,随着国务院全面加强地质工作,矿业市场经济全面好转,国内地质人才急缺,地勘院10位本科学历的技术骨干被挖走了8个,作为院技术负责人的他更是“抢手货”,可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本心不动摇:“地质七队培养了我,黄陵背斜鄂西山区养育了我”,毅然选择了留下。对地质工作的热爱,已使坚守这份事业成为他不变的信念。 聂开红守住的不仅有地质工作的岗位,更有地质工作者朴实廉洁的灵魂。走上院领导岗位后,聂开红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收礼品、不占公家便宜、不用公款吃喝。经常有商业地质项目的老板找上门来,希望可以在成果报告中弄虚作假以节约成本,并表示愿意给他数万元的好处费!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聂开红总是毫不犹豫果断拒绝类似的要求,甚至解除合同,宁愿减少市场收入,也要守住地质工作的底线!他这种“坚守底线、遵循规范、注重质量”的“地质七队”自律行为在省内地质行业被传为佳话,“地质七队磷矿勘查”品牌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28年来,因为对地质工作坚定的热爱,聂开红赢得了地质七队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赞赏,有职工戏称他为地质七队的地质“老三”,因为他对地质工作的爱就如“老三”对静秋的爱一样,纯净、永恒。 有一种情怀叫奉献 无论是在地质工作的辉煌期从事区调工作,还是在低谷期从事矿业开发,聂开红所经历过的险恶困苦都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可是不管有多么孤独、窘迫或危险,聂开红始终有着为地质事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决心。 1994年冬天他新婚不久,就被单位安排到兴山县水月寺为金矿开发任技术员。为了省钱,聂开红舍不得买棉被,将家里的厚被子留给妻子,背起仅剩的一床薄棉被就去了兴山。当时整个矿山有20多个采矿井口,作为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员,白天他要下井观察见矿情况指导生产,晚上回到驻地要把收集的资料反映到图上去。山里生活条件差,他住的土坯房四面透风,到了晚上只能裹着薄被在木板床上瑟瑟发抖、整夜不能入睡。吃不好、睡不暖、收入低,这些苦累倒在其次,最难捱的是对新婚妻子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翻看专业书籍和文学论著,让自己沉入知识的海洋,暂时忘记孤独和寂寞。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