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像染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院感办 周自芳 相关概念 医院隔离管理 个人防护 医疗废弃物 手卫生 一、相关概念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潜伏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消毒: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高效、中效、低效) 灭菌: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病源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消毒灭菌的原则: (1)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二、医院隔离管理 (一)概念 隔离:是把传染病人和健康人或非传染病人分开,安置在指定地方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 隔离技术:是指预防微生物在病人、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技术或措施。 (二)建筑分区隔离方法 1、医院建筑的分区 (据病人获得感染危险性的高低,可将医院分为4区) 低危险区(清洁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中等危险区(半污染区):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 高危险区(污染区):如感染疾病科门诊、感染疾病科病房。 极高危险区(重点保护区):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 2、隔离要求 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流、物流导致的污染。 各区分开,所属科室相对集中,隔离病区相对独立,要远离普通病房和生活区。 医院应配备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方便医务人员洗手。 通风系统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尽量采用感应自控门。 (三)区域隔离方法 区域隔离:指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隔离,即把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带毒者)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或特殊环境中,使他们与普通病人分开,并对病人所污染的环境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不同病种的交叉感染。 (四)建筑布局的要求 区域隔离的建筑布局分为 “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 1、三区:即将病房的整个区域分为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等。 半污染区:主要有治疗室、护士站、消毒室、内走廊等。 污染区: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病人出入院处置处。 2、两通道:即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 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病人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3、缓冲间: 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区域,是一个两侧均有门的通道。 (五)病室隔离 病室隔离适用于保护性隔离、感染的要防扩散隔离。 1、建筑布局 在普通病房的尽端,设一个或多个隔离病室。 2、隔离要求 单人隔离室:主要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隔离。 同室隔离相同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 独立空调设备,保护性隔离室可采用正压通风,呼吸道隔离室要采用负压通风。 随时关门。 (六)、以类目为系统的隔离方法 接触隔离 (橙色标记) 呼吸道隔离 (蓝色标记) 结核(抗酸)杆菌隔离(灰色标记) 肠道隔离 (棕色标记) 血液-体液隔离 (红色标记) 严格隔离 (黄色标记)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绿色标记) 三、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 针对所有的病人采用的一种预防,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即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卫生; 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时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的物品; 预防针刺伤或锐器伤; 环境清洁和处理溢出物; 正确处置医疗废弃物。 防护用品 口罩、手套、帽子/头发套、眼罩、护目镜、面罩、隔离衣、防护服、靴/鞋套等 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水冲冼; 受伤伤口冲冼后,应当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冼干净; 任何已知的暴露均应报告和记载,并立即进行血清学检测。 额外预防 基于传播方式的的隔离,对于确认或可疑的传染病人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的附加预防。包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影像-幕上浩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
- 医学影像-磁共振成像在关节疾病中下的应用.ppt
- 医学影像-脊敏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ppt
- 医学影像-胸、上腹和盆号腔ct详解.ppt
- 医学影像-头收月关节脱位的影像表现.ppt
- 医学影像-脑室肿瘤的得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医学影像-胸部疾病左的ct诊断.ppt
- 医学影像-输卵管病的变影像诊断.pptx
- 医学影像-中吧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
- 医学影像-肾与输尿管结核医的影像诊断.ppt
- 中国集成CD叠加测量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长缝焊缝扫描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环境监测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静电保护器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隔膜曝气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火车闸片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雪锥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滑雪场造雪设备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火焰喷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混凝土3D打印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