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肝内胆管癌突变基因及验证生usp17基因.docxVIP

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肝内胆管癌突变基因及验证生usp17基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肝内胆管癌突变基因及验证生usp17基因

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解放军医学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秉承我院“忠诚、敬业、和谐、创新”的学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 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 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我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及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洲,【,,夕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州.g-.仔 解放军医学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保证毕业离院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解放军医 学院或解放军总医院。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原件、复 印件和电子版本,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以供被查阅和 借阅。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 论文作者签名:李昊 日期:弘/‘ 万方数据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目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 .... ....... .... .. .. ...... . . ..3 前言 5 第一部分全外显子深度测序及数据分析 7 1.材料与方法 一7 2.结果 ..15 3.小结 .20 第二部分Sanger直接测序对结果验证 .21 1.材料与方法 21 2.结果 ..2s 3.硝、结 . . . . . 27 第三部分免疫组化探究蛋白水平变化 .29 1.材料与方法 29 2.结果 一31 2./J、结 ..32 讨论 33 参考文献 .35 文献综述:肝内胆管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9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54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4 致谢 55 万方数据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肝内胆管癌突变基因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肝内胆管癌突变基因 及验证USPl7基因 中文摘要 目的:利用深度测序技术探究肿瘤形成过程中相关的遗传改变,希望找到与肝内 胆管癌形成和进展相关的体细胞突变基因,为研究肝内胆管癌病因,探寻合适的 肿瘤诊断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方法:①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 治疗的5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进行外显子组捕获测序,经 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挑选出候选基因。②收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 2014年5月。2015年9月的肝内胆管癌手术切除49例癌组织以及对应癌旁肝组织 (含以上高通量测序标本),其中肝外转移组15例,非转移组34例。设计引物, PCR扩增目的片段后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深度测序结果,比较转移组与非转移 组中目的基因突变率差异。③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保存的2015年9 月至2016年1月肝内胆管癌术后标本制成的蜡块,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各36 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USPl7蛋白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癌组 织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当中的差异。 结果:经过对5对样本的深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USPl7LIO、SPDYEl、 LRRC37A3、SIMCl、TPSDI、PRAMEFl8、TBCID3G、OBSCN等在肝内胆管癌中 新发现的8个基因的12个SNV位点作为候选突变基因位点。扩大样苯量行Sanger 测序发现在49例肝内胆管癌组织DNA中发现7例发生了与深度测序突变位点相 同的USPl7LIO点突变,突变频率为14.3%,即在4号染色体基因组9213473位置 (该基因序列1091位置,NM 001256852.1)发生GC点突变,为错义突变,AGT -◆ACT,丝氨酸变为苏氨酸,杂合子突变型。癌旁组织未见该突变。7例突变标本 中5例发生在15例转移组中(33.3%),2例发生在34非转移组中(5.9%),转 移组与非转移组的突变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36例肝 内胆管癌组织中存在16侧USPl7阳性(44.4%),36例癌旁组织中5例阳性(13.9%), 万方数据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且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16例阳性癌组织中,6例属转移 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且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16例阳性癌组织中,6例属转移 组,10例为非转移组,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0.05)。 结论:USPl7基因突变可能与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相关,并与肿瘤的肝外转移关联。 USPl7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嬲PJ7基因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