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种花--古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读后感.docVIP

随缘种花--古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读后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缘种花--古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读后感

随缘种花--古代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读后感 随缘种花--古代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读后感 作者:云南省楚雄市卫生局 杨雯 在朋友的书屋偶得一本清代汪道鼎先生著的因果故事选集《坐花誌果》,被这清新简约的书名所吸引,禁不住取书下,静坐阅读。岂知这一翻开,便沉醉其中无法合上。在书店坐到很晚,直到夜幕降临,书上的字迹全然看不清楚,才与朋友借了书回家,继续秉烛夜读。一口气读至半夜,终于读完,然意犹未尽,还想再读,无奈夜已深沉,颇感困倦,才合书而眠。 我爱书,却并非所有的书都能让我这样痴迷。实在因此书集古代因果故事之精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著书之人想必极尽心血,所以看书之人亦爱不释手。全书共收集古代87个真实因果故事,内容各异,情节精彩,究其范围,无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的正反典型故事,而所有的故事无不昭示着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书中故事众多,然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正反两个因果故事。正面故事名叫《十金易命》,讲的是有位书生王甲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下锅,考中解元那年,街上一位算命先生告诉他说,白露节前他要遭遇横祸而死,王甲心中十分忧郁。试期将近,他在几个同学的劝说下一同到金陵(江宁府),听说当地有位相士看吉凶祸福出奇准确,前看相的人络绎不绝。王甲与同学六人前去看相,相士准确无误地说出另外五人家庭背景及所经历的事情,人人称奇。看到王甲时叹气说:“公子五日之内必死于非命,应当赶快回家,但依相看,应当死在路上,即使马上动身恐怕也不及了!”众人惊讶,询问有无解救之法。相士说:“生死大数,如果没有大阴德,是不足以回天的。”回到寓所,王甲即告别众人,准备返回乡里。一位家境富裕又慷慨大方的同学很怜悯他,替他雇了船,给了路费,又另外给他十金以备急用。在长江上走了十多里,因风太大不能再走,就把船系在岸边等候。眼看快到五天期限时,船仍旧不能走,“死在路上”的语言看要应验了。王甲一心等死,万虑皆空,就上岸闲逛。忽见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三个小孩子往水边走,左手抱一个,右手拉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边走边哭,十分悲苦,与王甲擦肩而过。已经走出十几步,王甲急忙追上妇女,询问所为何事而哭?妇女不理会。王甲便跟随在后,妇人返身责骂。王甲急切地追问道:“如果你真有急难,请千万告诉我,也许我能帮点忙!”妇女不得已说:“我不幸嫁了一个屠夫,性情暴戾,常受打骂,体无完肤。今天他出门之前,叮嘱我家里的两头猪要卖十金。后有人买,果然得了十金,买猪人走后,邻居我家见到银子,说是假银。我追出去找买猪人,早已不见人影。赶快拿到银店验,说是铜,一连走了几家都说是铜。我想,受了这场大骗,丈夫回非打死我不可,反正是死,死于鞭下不如死在水中。三个孩子都是我生的,母子同死,免得让他们去受那恶劣父亲的毒害鞭打。王甲听后很难受,要过银子一看,果然是铜。这时同学所赠的银子正好揣在袖子里,心想自己都快死了,要这钱何用?于是趁妇人不注意,把袖子中的银子悄悄调换了,对妇人说:“你差点铸成大错!这是真银,怎么是铜呢?”妇人不信,王甲随即要求前去银店验,一连走了几家,走说是真银。妇人大喜说:“幸亏遇到先生,不然几乎犯下大错!”拿了钱叩谢而去。 长江的风仍旧不停,五天早就过了王甲仍旧未死。他又返回金陵,同学见他回,全都拉扯着他回去找那位相士,想嘲弄相士胡说八道。相士正在和别人说话,探头见了王甲,仔细一看,笑着说:“先生现在不会死了,并且今年科考必定中头榜!明年联捷入翰林,官登一品,寿数增到八十!”王甲笑着说:“先生的话前后不一,无非是为了掩饰你相术不准罢了。”相士说:“并非我相术不准,而是你在这几天内肯定做了非同寻常的大善事,挽救了数条人命,所以才能挽回造化之力。”王甲心想,如果我送那妇人的十金真的可挽救数条人命,那也是同学的功劳,因为钱是他送的,与我有何相干?这年科考,王甲与那位资助他的同学果然中了解元,第二年,两人一同进入翰林,官登一品,并且得到长寿之福报。 看完故事,感触颇多。放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确实有很多人心怀善念,常常愿意周济穷困,甚至救人于水火之中。然而行善之时,并未真正做到心甘情愿和不求回报,甚至要告诉别人:“这是我拿送你的。”事后还时常记挂于心,遇到自己帮助过的人,心中徒然升起居功自傲之气,甚至埋怨对方不懂感恩。更有甚者,有人行善是为了博得众人好评,赢得一个“大好人”的英名,做了一点点好事就大肆宣传,奔走相告,唯恐天下有一人不知。凡此种种,虽然也曾倾囊行善,却因心地不净,并未做到圆满。王甲行善,赠送十金虽然不多,却是心甘情愿和不求回报,甚至不让对方知道,事后也不居功自傲,还把功劳归于别人。冥冥之中积累了大阴德,上天对他的回报自然也就丰厚。行善布施,应有王甲这样的胸怀,前不见布施的自己,中不见布施的财物,后不见被帮助的人,如白云飘过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