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doc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成才杯”第二场——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近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日益彰显出巨大的力量,一方面它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为公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及时地揭露司法过程中的不公行为,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舆论与司法、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又确实存在着一些冲突。民众激愤的情绪容易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往往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往往压倒正当程序的要求。究竟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公正的作用如何呢?让我们期待辩手的精彩阐释。 【名词解释】 1.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也具有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网络舆论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 释义 舆论的本质是公众对某一事务一致意见的表达。网络舆论也具有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网络舆论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 特点 同时,网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新特征。而基于网络之上的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特殊的舆论形态,也具有区别于传统舆论(基于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其他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的新特点: 1、时间和空间上更具广泛性。 这是由网络媒体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因为网络舆论总要建立在一定的网络信息基础上。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直接导致了舆论的广泛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网络传播不受国别疆域的限制。只要在网上发布一条信息,即使收件方远隔重洋也能轻松获取。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数亿网民散布于世界各国、各个地区,构成一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时间上,网络舆论所受的束缚也越来越小,这是网络传播追求时效性和全时化的结果。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呈逐倍增长的趋势。在这基础上形成的网络的主体、对象以及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形成和反应的快速性。    网络本身传播的迅速性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反应快速性的根本原因。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在对这起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充分展现了其在传播速度上的优势。导弹袭击发生在凌晨5点45分,新浪网于6点24分率先发布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人民网也于9点25分发布了报道,并在11点55分发布了驻南记者吕岩松的现场报道。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便是在第二天建立的,短短一个月论坛上帖量达9万条。在这期间,该论坛的言论成为网民关注的一大热点,对促进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形成和反应的快速性是网络舆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传播的自由性。    网络被认为是最为自由的媒体之一,因为它赋予了用户极大的主动权。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的交互性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自由空间。这种交互性已经超越了观看、浏览、使用等层次达到了控制的层次。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发布信息,可以量身预订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传播的自由度获得极大提高。 内容的多元性。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自由性必然导致网络舆论内容的多元性。各种言论齐聚一堂,有金玉良言,也有信口雌黄;有妙言要道,也有胡诌乱道;有款语温言,也有恶语中伤。总之,各色言论尽皆囊括,其中更不乏针锋相对之观点。再以“强国论坛”为例,在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的讨论中,平均每天登录论坛的ID总数为1.4万个/次,每天上帖量在0.7万张左右。在这些参与讨论的帖子中,有“强烈谴责美国、主张对美国实行强硬政策”的言论;有“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能够比较务实地看待撞机事件”的言论;还有“释放机组人员、归还美机,采取温和的态度处理事件”的言论等。网络内容的复杂性、多元性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舆论的上述特点使一些学者欣喜若狂,他们认为在网络世界可以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可以造就一个普遍民主的社会。这些不现实的设想被称为“电子乌托邦”。这种思想的错误就在于只看到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言论的自由,却忽视了网络舆论接受控制的必然性。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即使在网络世界里,也不存在着绝对的自由。网络舆论的自由只有在适当的框架范围内才能称为自由,超出了这一范围的“自由”,将给个人、集体甚至国家带来伤害,责任人也要付出沉重代价。因此,网络舆论的控制是保障网民实现真正言论自由的需要。其次,从新闻理论上看,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同样肩负着向导舆论的重任。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开放性的特点,加之传统的把关人作用的弱化,网上的新闻信息难免优劣并存、泥沙俱下,要实现网络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要对之进行适当有效的控制,排除那些不当言论。再者,从社会的全局来看,网络舆论多元化特点容易造成社会舆论过于分散,导致国家凝聚力下降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