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五诗歌的形象
* 考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形象 就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诗中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 自然形象: 诗中描写的景、物(意象) 高考命题形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结合全诗,试分析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3)结合XX句,赏析诗中XX人物的形象。 (4)通过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形象 如何答题?思路 (1)明确诗中的形象; (2)把握形象的基本特征(联系文本分析);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或思想情感)。 (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悠然闲适、自得其乐的隐逸者形象 。 三、四两句描写了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要点一,1分 要点二,1分 要点三,1分 链接高考 答题三要点 (1)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 + 身份 (2)具体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 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 (关照全诗各句,重点) (3)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 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 (两三个词语) 小试牛刀 最爱东山晴后雪(12安徽卷) 1.诗句展现了一个立于高山之巅,傲立其上的诗人形象。只知追逐美景而不顾山上的严寒,只爱晴后雪而不爱青山春色,体现了诗人的与众不同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行。 学生答案: 2.诗人是一个忙于求成而又能及时反思的学者形象。只知逐胜忽忘寒,发现自己太急于求成了,小立春风夕照间,东山晴后雪就是指经过努力后的成就,表明了诗人当时还为仕途而努力。 3.这首诗表现了一个喜爱自然、沉醉于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只知逐胜忽忘寒”写出作者因追寻美景而忘记了寒冷,表现出作者喜爱美景;“小立春风夕照间”体现作者在春风夕阳中惬意的样子,“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直接抒发作者对东山在雪后全白的喜爱,体现诗人热爱自然、享受美景,沉醉于美景。 小试牛刀 最爱东山晴后雪(12安徽卷) 答案:本诗描绘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寻觅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三四两句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东山美景,直抒胸臆。//全诗通过动作与心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链接高考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11年四川卷) 1.天气还微寒,清晨起床穿过草色杏雨于春日早行去造访友人的形象。 学生答案: 2.关心朋友,重情重义的形象。 链接高考 3. 客居他乡每日吟诗自得其乐的淡泊名利形象,杏花雨中探访多病的老友,可见其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中头戴纶巾,风流潇洒。 (318徐嘉乐)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链接高考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11年四川卷) 答案:①情趣高雅②珍视友情③风流飘逸 1、审清题意,明确方向:概括、分析 2、研读诗歌,全面理解。 3、提炼要点,规范答题。 4、文字精炼,表述流畅。 小结 小试牛刀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本诗描写了一个因朋友离开而郁郁不得欢,思念友人而夜夜难以入眠的诗人形象。 学生答案: 2.塑造了满心愁绪的思夫之妇的形象,自从夫君出门,妇人就无心织布,因为思夫,身形像满月一样一天天清瘦,表达了妇人的相思之情,反衬出作者对妇人的思念。 ( 301郭泽阳) 学生答案: ……对丈夫的思念如满月一般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减…… ……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感情 3. 本诗塑造了一个思念外出夫君,无暇耕种织布,身形日渐消瘦的闺中思妇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