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光滑峡口螺,梅梁湖,太湖 * * * * * * 鱼类样本处理及图像信息采集 朱迪 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内容 1 背景介绍 2 鱼类监测 3 信息采集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背景简介 TEXT TEXT 水体面临的主要水生态问题 1.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 种类数减少,濒危物种数量增加; 种群数量萎缩; 个体小型化、低龄化; 种质资源退化 2.生物栖息地环境条件部分丧失 3.水体污染加剧和湖泊富营养化 4.河流连通性降低 Title in here 河流生境发生改变 溶解氧、总氮、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断面流速差异程度 、日流速峰值的变异次数 、流量偏离率 、最小生态流量偏离程度 河床稳定性 、河道改变程度 、河道弯曲程度 、河道纵向连通性 河岸稳定性 、河岸带植被覆盖度 、河岸带纵向连续性 1. 水质 2. 水文 3. 形态特征 4. 沿岸带 ?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评价 ?仅仅“干净”的水是否足够? 欧盟水框架指令(2000)明确生物要素质量的状况 是首要的不可替代的评价指标,具有“一票否决” 的作用 。 ?生物监测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1.国外 ——监测工作 全球尺度 区域尺度 国家尺度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 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 泛美全球变化研究所(IAI)、 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APN)、 欧洲全球变化研究网络(EN-RICH) 美国的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 英国的环境变化研究监测网络(ECN)、 加拿大的生态监测与分析网络(EMAN) 上部密西西比河 长期资源监测计划 (LTRMP)、 澳大利亚Georges River的河流健康 项目 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现状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生物指标 大型水生植物 浮游藻类 大型底栖动物 鱼类 从现今发展来看,采用生物指标进行河流生态评价,已成为了一种趋势。 理想生物指标:易于测度和解释 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现状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2.国内 ——监测工作 各大水系监测系统如珠江、长江、黄河、淮河等的监测,总体上仍以水质监测为主,生物监测包括水生生物和鱼类等等; 目前开展的生物监测多为工程影响评估监测以及湖泊、海湾等局部水体的监测,所涉及的监测不仅尺度较小,覆盖区域较窄,而且绝大部分监测缺乏时间连续性,比较分散、彼此之间的联系性也较少。 较为系统的水域生态监测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网络:1)内陆湿地生态监测站,如洞庭湖湿地生态监测;2)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监测网络:监测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28个监测重点站及其下属约150个监测基层站点构成;3)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 ):40个生态站、5个分中心和1个综合中心组成。 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现状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2.国内 ——面临的主要问题 监测工作 生态监测站点覆盖面较窄,分布比较分散; 生态监测采样规范性差,无统一的作业标准; 监测工作缺乏时空连续性,监测时间与频次无统一标准; 评价理论与评价体系 评价理论存在差异;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择不统一; 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现状 长江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 长江宜昌至宜宾江段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年际变动 了解区域的生态状况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评估生态风险 进行风险管理和干预 生物监测 为什么进行生物监测? 通过 追踪,评价和传达生命体系状态的变化和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后果,识别生态风险,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十分重要。 为什么使用鱼类作为生物指标?? 鲅鱼 头足类 底层鱼类 蟹类 底栖虾类 底栖生物 鳀鱼 中华哲水蚤 浮游植物 有机碎屑 人 类 顶级 顶级 营养层次 大型鱼类 头足类 底层鱼类 蟹类 底栖虾类 底栖生物 小型鱼类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有机碎屑 人类捕捞 顶级 顶级 营养层次 食物网 环境变化 定义: (1)终生生活在水里 (2)用鳃呼吸 (3)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 为何使用鱼类作为生物指标? 对于提供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很重要,如渔业 将更广时空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整合在一起(包括通过食物链) 可能对于某些形式的干扰更敏感,如: 水文改变 纵向障碍 栖息地改变 通常人们对鱼类的生物和生理耐受力有很好的理解 有利于度量发展和解读 将鱼类作为指标的挑战 与大型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相比,取样更难,成本更高 在短时期内很难采集某一点上所有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