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碳酸二甲酯安全系统技术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PAGE 精彩文档 碳酸二甲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碳酸二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 dimethyl carbonate 企业名称: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地址:山东东营胜利工业园邹城路23号 邮 编:257081 传 真:0546-7791057 联系电话:0546-7791067 电子邮件:shanghaigang1119@163.com 企业应急电话:0546-8180357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15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第3.2类。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明火、火花。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地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等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在阅读并了解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眼睛,避免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入食、喝水和吸烟。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接触眼睛,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如果食入,禁止催吐,饮水或牛奶。立即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被污染的衣物重新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建议使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该产品可发生静电累积可能导致放电起火。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眼睛接触,引起严重刺激,出现疼痛、流泪、红肿和视力损伤。皮肤接触,引起刺激。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引起皮肤干燥、水肿、气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吸入高浓度蒸汽可引起头晕、头疼、恶心,连续吸入可导致意识不清。极度接触可致呼吸抑制、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反复吸入高浓度本物质可能影响以下器官: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听觉系统。 环境危害:对空气、环境、水体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 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碳酸二甲酯 ≥99.9% 616-38-6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砂土、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泄露化学物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