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界现代史中考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现代史:以十月革命为起点 1、三条主线: 2、三种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 3、两个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时间:1917年3月 意义: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革命后形势:两个政权并立 时间:1917年11月 经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意义: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的利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诞生。 苏俄的建立和巩固: 建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P2-3;教材经典材料解读;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课件9下第一单元28st、29st练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 1)目的:抗击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掀起的叛乱。 2)作用: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一时期的两个重大转折是什么。 ;教材经典材料解读;二、苏联的崛起 (课件9下第五单元11st——16st练习) 1、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2、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强盛的工业强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 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评价斯大林模式:(积极作用P9,消极作用P10) 积极作用: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P64 1、东欧剧变: 1)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 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3)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P60;2、苏联解体( (课件9下第五单元11st、12st、14st、15st练习) ) 1)时间: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戈尔巴乔夫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 3)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 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以及和平演变策略。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2、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时间: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内容:(略) 4、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 心和基础),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