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 状态变量:能够完全描述动态系统运动的最少的变量组称为系统的状态变量。一个n 阶
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有n 个状态变量,当他们的时间响应都求得时,系统的运动状
态也就确定了。
2.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
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3. ASR/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其主要通过在驱动过程中控制发动机转矩输出和制动力矩
大小来调节驱动车轮牵引力,实现驱动滑转控制。
4. 侧倾转向: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而引起车轮偏转,即车轮围绕垂直轴线或
转向节主销转动。
5. 侧倾外倾: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从而引起车轮外倾角发生改变,主要有三种
变化,外倾角变大,不变,减小。
6. 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同一侧偏角的侧向力作用点。
7. 附着椭圆:驱动力和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的包络线是附着椭圆。它确定了
切向力与侧偏力合力的极限值,表明了驱动力或者制动力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驱动
力或者制动力越大,侧偏力越小。
8. 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汽车转弯时,前后轮都会产生侧偏角。如果前后轮侧
偏角相等,则汽车实际转弯半径等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中性转向;如果
前轮侧偏比后轮大,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大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不足转向;
如果后轮侧偏比前轮大,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小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过度
转向。
9. 4WS :四轮转向,即后轮随动转向。使后轮在前轮转向时,按照不同要求以一定比例随
动转动一个转向角,用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10. ARC :主动侧倾控制,主动改变悬架的抗侧倾特性,可以保证车身的正常姿势,并间接
改善汽车的转弯性能。
11. VDC :汽车动力学控制,控制轮胎的侧向力,可以改善汽车转向操纵性能并提高抗侧向
干扰能力。
12. 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 系统包含ABS (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 (驱动防滑转系
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
分析,然后向ABS 、ASR 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
13. 侧偏角、侧偏刚度:侧偏刚度为侧偏力与侧偏角的比值,实际上应为侧偏力与侧偏角构
造曲线在侧偏角等于0 度时曲线的斜率。
14. 侧倾中心:悬架侧倾中心定义为汽车车身侧倾时绕符合每个车轮滚动的瞬时中心约束运
动的瞬时点。
15. 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通过车辆的设计尽量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车辆
设计使车辆发生事故时尽量减少对成员的伤害。
16. 操纵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
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挠时,汽车能抵抗干挠而保持稳定行驶的
能力。
二、问答
1.1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任务?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任务: [1]系统设计:已知输入和设计系统的特性,使得它的输出满足一定的要
求。[2]系统识别:已知输入和输出来研究系统的特性。[3]环境预测:已知系统的特性和输
出来研究输入。
(2 )主要内容:[1]路面特性分析、环境分析及环境与路面对汽车的作用; [2]汽车系统及
其部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汽车内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3]汽车系统最佳控制和最佳使
用; [4]车辆‐人系统的相互匹配和模型的作用,驾驶员模型,以及车辆的工程技术设计适合
于人的使用,从而使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最高。
1.2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定义、研究特点、研究内容
汽车系统动力学就是把汽车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对其行为进行研究,讨论其数学模型和响
应。系统动力学和经典力学不同研究特点在于1.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2.把汽车看成是控制
系统来分析;3.考虑驾驶员的感受;4.强调汽车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建立
汽车纵向动力学、横向动力学和垂向动力学的运动方程和数学模型,分析汽车的加速、制动
性能、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及性能的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并研究各种控制方法。
1.3 状态空间方程的推导
2.1 轮胎的基本功能和轮胎规格参数如何理解?
(1)基本功能:1.承受垂直载荷同时缓冲路面冲击;2.产生纵向加速和制动力;3.产生供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