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究·地方文献·学术路径.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研究·地方文献·学术路径 ① ——“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论坛”纪要 ② 刘平、刘颖、(越)张玄芝 整理 时间:2006年4月17日下午2:00-6:00 地点:哈佛燕京学社会议室 主持: 普 鸣(Michael Puett,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教授) 刘 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专题发言: 韩明士(Robert Hymes,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西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一) 梁洪生(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江西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 (二) 丁荷生(Kenneth Dea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系教授):福建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一)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福建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 (二) 参加者: 包弼德(Peter Bol,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宋怡明(Michael A. Szonyi,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副教授) 王明珂(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顾坤惠(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林玮嫔(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孙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以及哈佛燕京学社有关访问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部分博士研究生 ① 在此次论坛材料整理过程中,得到丁荷生、郑振满、孙卫国、王明珂、林玮嫔、梁洪生等学者的积极回应,特此致 谢。此次论坛的举办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特此致谢。 ②刘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刘颖,四川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生,哈佛燕京学社访 问学员;张玄芝(Truong Huyen Chi),越南国立河内大学及越南社会科学院讲师、哈佛燕京学社博士后。 1 主题发言: 韩明士:江西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一) 梁洪生:江西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二) 丁荷生:福建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一) 郑振满:福建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二) 一、提出问题 刘平:应该说,今天下午的活动是上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的继续。③我们论坛的主题是 “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有两个组的报告,一个是关于江西的,一个是关于福建的。我们在 一个组讲完之后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其他的听众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今天下午请Michael Puett教授和 我一起主持。大家知道,Puett教授现在是哈佛东亚系主任,专攻两汉思想史,但他以前受过人类学的 教育,他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时,导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大师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教授, 我很希望听听他对历史人类学以及上午的“对话”的看法。 普鸣:欢迎大家的到来。我知道有许多话大家已经说过了,我也非常欣赏这个工作坊的主题。有 一个前提非常重要,作为学科门类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很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我这里不妨回顾一 下,15-20 年前,大约有数十年的时间,人类学的一些著作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现在和将 来。如果你能认真对待 15 年前的有关学术成果,就会发现,那时就产生了一些不但影响人类学同时 也影响历史学的基本规范。比如“现代性”(modernity)一词,现在每个人都会用到它。但是作为“现 代”的另一面,传统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重。世界各地那些原本充满生机的地方社会,即所谓传统社 会,人们生生不息,各司其职。但是在西方的冲击下,传统社会已经步步消解,一个新的现代世界正 在形成。这个过程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一切都在改变。对大多数人类学家来说,这个新世界正在发生 的一切,与他们实际要做的田野工作是步调一致的。他们所要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