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word版本整理分享
中医妇科学考试复习要点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女性的解剖、生理与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疹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妇科发展的十个历史时期:
1.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内经》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3.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设妇科专篇,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并开创了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女医”:义姁,淳于衍(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与胚胎学发展: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晚婚优育-南齐《褚氏遗书》
5.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唐·咎殷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产科专著。
6. 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内容全面、系统,是妇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总结了南宋以前40多种医籍,附以家传验方和自己经验而成。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7. 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张子。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形象地描绘了妊娠子宫的形态。
8. 明代—肾主生殖理论深化:万全提出女子不孕有因先天生理缺陷所致者,即螺、纹、鼓、角、脉,称为“五不女”
9. 清代、民国时期—中西汇通:清代:妇产科专著:萧赓六《女科经纶》;教科书-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妇科常用的治疗大法:((注意固护精血)
治则:调理脏腑,调理气血,调理奇经,周期疗法。
滋肾补肾: 1、滋养肾阴——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丸
滋养肝肾——杞菊地黄丸、调肝汤、一贯煎
2、温补肾阳——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
温肾健脾——真武汤、健固汤、内补丸
3、补益肾气——寿胎丸、归肾丸、补肾固冲丸
肾阴阳并补——龟鹿二仙膏、二仙汤补益气血法包括:补气固摄;养血益精。
疏肝养肝: 1、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汤、四逆散
疏肝健脾——逍遥散、痛泻要方
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清肝引经汤
2、养血柔肝——养精种玉汤、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平肝潜阳——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镇肝熄风——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
健脾和胃:1、补益脾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健脾养血——八珍汤、人参养荣丸
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补气摄血——固本止崩汤、安冲汤、归脾汤
健脾除湿——白术散、完带汤
2、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清热降逆——橘皮竹茹汤、苏叶黄连汤
温中降逆——丁香柿蒂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调理气血:补益气血: 1、补气固摄——四君子汤、独参汤、举元煎
2、养血益精——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
理气行滞——金铃子散、加味乌药汤
活血化瘀 :1、活血祛瘀——王清任的逐瘀汤、生化汤
2、祛瘀消癥——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
3、祛瘀止血——失笑散
清热凉血:清实热——清经散、保阴煎
清虚热——两地汤、知柏地黄丸
温经散寒: 祛实寒——良方温经汤
补虚寒——艾附暖宫丸、金匮温经汤
祛湿除痰: 温化水湿——白术散、健固汤
清热利湿——止带方
燥湿化痰——涤痰汤、苍附导痰丸
调理奇经: 补益奇经1、温补奇经——温冲汤 2、滋养奇经——龟鹿二仙膏
固摄奇经——安冲汤、固冲汤
通利奇经——理冲汤、理冲丸、易黄汤
镇安奇经——加味麦门冬汤、安胃饮
周期疗法: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经后期——滋肾阴养精血
经间期——补肾佐以活血
经前期——补肾佐以滋阴
月经期——理气活血调经
外治法: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纳药,宫腔注入,肛门导入,外敷热熨,药物离子导入,针灸推拿。
女性解剖生理
胞宫(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位置:小腹正中,盆腔中央,带脉以下,前邻膀胱,后为直肠。
形态:未受孕时如倒置梨形。
功能:排出月经,分泌带液;孕育胎儿,发动分娩,娩出胎儿及附属物。
特点:定期藏泻,具有周期性、节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