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学》解读.docVIP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学》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简介 大纲 一、《大学》受到重视的过程 二、《大学》的作者问题与文本问题 1.《大学》的作者问题 2.《大学》的文本问题 三、“大学”释义 1、博学可以为政 2、大人之学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四书”之一,自宋代开始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儒家经学的式微;回应佛道两教的心性理论 K02:对于《大学》的作者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认为《大学》为曾子所传 K03:《大学》古本可能存在错简或漏简,二程和朱熹为此作了改本 K04:关于“大学”的解释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大学”即“太学”,是指“博学可以为政”;二,“大学”即“大人之学” 正文 一、《大学》受到重视的过程 《大学》原本是现在称为“十三经”之一的《礼记》中的一篇,即第四十二篇。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大学》自汉唐以来一直没有受到过太大的重视,人们只是把它看成很普通的一篇《礼记》的文献而已。真正意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的是中唐时期的韩愈。但韩愈虽然重视《大学》,也仅仅把它当作《礼记》里的一篇文章而已。事实上,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在宋以前有《大学》的单行本问世。 以往学术界一般认为,《大学》文本单独成篇是北宋司马光作《大学广义》开始的,不过,这一说法不尽准确。单独对《大学》的研究可能始于司马光,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单独成篇行世要更早一点。在敦煌的写经卷中,就出现过单篇的《大学》。另外,根据王应麟《玉海》中的记载,北宋天圣八年,宋仁宗也曾用单行本的《大学》赏赐新科进士王拱辰。当然,《大学》单篇行世对于思想史来说,并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 到了宋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表彰和注释《大学》。《大学》在唐宋时期受到重视的过程,大概也就是伴随着宋明理学兴起的过程。其原因也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即:其一,儒家经学的式微。其二,对佛道两教,特别是对佛教禅宗的回应。 在宋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佛教对儒学最大的挑战,乃在于其义理精微的心性理论。这种理论不仅佛教僧徒当仁不让地自居为专有,就是一般的儒士也认为是孔孟所不曾言及,因而对士人尤其具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在宋儒看来,佛教真正的危害,在于其以义理精微的“性命道德”之学夺走了儒家的教席,使得高明才智之士迷惑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摆在宋初儒者面前的一个巨大任务就是要从佛教手中夺回日渐丧失的精神阵地,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非要发展出儒家自己的一套“性命道德”之学不可,即儒家也只有穷深极微,才可能辩彼之非,明己之正。但是,儒家如何才能开出一套自己的“性命道德”之学呢?宋儒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从古典儒学中去寻找资源,从古典儒学中找出一些也能谈论心性、能谈论玄远问题的资源,于是他们找到了《大学》与《中庸》。从北宋的司马光等人开始,到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二程兄弟(程颢、程颐),都极为重视《大学》,二程兄弟把《大学》作为程门的入门教科书,而到了南宋,程门的三传弟子朱熹,正式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在一起,写了一本《四书章句集注》,从此以后就有了“四书”之名。而元以后,朝庭正式将朱熹的《集注》作为官方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从此,元明清三代约六百年时间里,《大学》以及朱熹的注,就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必读书。 而一般说来,我们可以认为,作为一部古典的文献,《大学》虽然行世了两千多年,但对中国人真正有影响的,真正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是这最后的近一千年,特别是朱熹的注行世之后,这也就是为什么读《大学》要从“四书”而不是从“五经”的体系来读,即研读《大学》要从宋人的注,特别是朱熹的注,而不是从郑注孔疏的角度来读。 二、《大学》的作者问题与文本问题 1.《大学》的作者问题 《大学》这部不到两千字的经典,本身却充满了问题,从程朱(程颢、程颐和朱熹)以来,对《大学》研究的著作可说汗牛充栋,但仍然给我们留下了两大问题:其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第二,《大学》文本是否有错简。 关于《大学》的作者问题,历史上基本有三种说法:一、孔氏之遗书,这是北宋二程的说法;二、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提出大学有两位作者。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经”,是孔子所述,由曾子成书;后十章为第二部分“传”,由曾子所述,由曾子之弟子成书;第三种观点认为《大学》是子思的作品,持这种见解的是南宋的王柏与明代的丰坊。这三种观点中,第三种影响不大,程朱的这一观点代表了传统的正统观点,其背后则由儒家道统的理论支持着。所谓的儒家道统理论,指的是儒家的传道谱系。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统,从尧舜禹文武周公开始,到孟子终结。到了宋代,宋儒基本上认同韩氏的说法,但他们略做了补充,即增加了从孔子到孟子之间的环节,认为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再由子思传到孟子。所以程朱等人就认为,《大学》是由曾子所传。这样,从孔子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