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二、在中药复方精制中的应用 中成药多是中药复方制剂,传统的中药复方制剂提取纯化工艺相对都较粗糙,一般而言,中药复方经水煮后收膏率为30%,水提醇沉后约为15%。此类方法,出膏率高,服用量大,所含成分不明确 。 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就是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部位(群)及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通过现代分离技术对中药复方进行纯化后,可除去大量无效杂质,可使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的含量(纯度)提高10~14倍,临床用药剂量下降6~7倍,有非常显著的“去粗取精”效果。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用 * *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得到的中药复方中间体不仅体积小,不易吸潮,而且更易制成剂量小、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外观较好,而且制剂质量易于控制。 二、在中药复方精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用 实例12 右归煎液用大孔树脂D1300精制的工艺研究 右归煎液是由地黄、肉桂等10味中药组成。 * * 三、在海洋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海洋天然产物是指海洋生物中的代谢产物,它们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分为:聚醚类、大环内酯、萜类、生物碱、多肽、甾醇、苷类、多糖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随着近年来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已开始应用于海洋生物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并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用 * * * * 问题: 1、在进行柱层析制备分离某物质洗脱时,如何判断所需物质是否被洗脱下来,说明原理。 可采用测定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的方法。在进行柱层析时,随着洗脱剂的加入,被分离混合物逐渐被分离,在柱的下端分别收集洗脱液,一般以一定的体积为一个单位,收集数份,通过对这些洗脱液测定紫外吸收,当一个组分分离完全时,则吸收峰会消失或改变,则认为该组分被分离完全,即到达终点。 同理可用薄层色谱进行判断,分别将洗脱液点样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展开,观察斑点情况,判断是否到达终点。 * * 问题: 2、在进行柱层析制备分离某物质洗脱时,如何判断所需物质是否被洗脱下来,说明原理。 可采用测定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的方法。在进行柱层析时,随着洗脱剂的加入,被分离混合物逐渐被分离,在柱的下端分别收集洗脱液,一般以一定的体积为一个单位,收集数份,通过对这些洗脱液测定紫外吸收,当一个组分分离完全时,则吸收峰会消失或改变,则认为该组分被分离完全,即到达终点。 同理可用薄层色谱进行判断,分别将洗脱液点样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展开,观察斑点情况,判断是否到达终点。 * * 问题: 2、大孔树脂色谱分离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 树脂的选择和预处理→树脂装柱→药液上柱吸附→树脂的解吸→树脂的清洗、再生。 1)树脂的选择:根据所分离化合物的大致结构特征来确定,遵照类似物吸附类似物的原则,极性较大的化合物一般适用于在极性和中极性的树脂上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适用于在非极性的树脂上分离。吸附剂分子的孔径要足够大,一般孔径是溶质分子的6倍。 2)树脂的预处理:加乙醇浸泡24小时,回流洗脱2~4天,乙醇以适当的流速清洗,洗至流出液与等量水混合不呈白色浑浊为止。 * * 问题: 2、大孔树脂色谱分离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 3)装柱:蒸馏水湿法装柱,注意要用乙醇在拄上流动清洗,检查流出乙醇与水混合不混浊,再用大量蒸馏水洗去乙醇。 4)树脂对药液吸附:注意大孔树脂的吸附有一定吸附容量,在进行吸附前要测定泄露点,泄露后即停。 5)解吸:即洗脱,是吸附的逆过程,通常用水、低级醇、酮解吸,如甲醇、乙醇、丙醇、丙酮、水等 。 6)树脂再生:树脂经过多次使用后,其吸附能力有所减弱,会在表面和内部残留一些杂质,颜色加深,可进行再生,用无水乙醇和95%乙醇洗至无色,然后用水洗去乙醇,可用于相同植物成分的分离。 * * 第二节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技术 三、大孔树脂色谱柱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2、溶剂对被分离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当一种成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大,则在该溶剂中,树脂对该物质的吸附力就小、反之亦然。(存在竞争) 在上样溶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盐(如氯化钠、硫酸钠等)可使树脂的吸附量加大。 3、溶剂pH值的影响: 酸性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吸附; 碱性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吸附较为合适; 中性化合物可在近中性的情况下被吸附。 * * 4、上样溶液浓度的影响 随着被吸附物浓度增加吸附量也随之增加.但上样溶液浓度增加有一定限度,不能超过树脂的吸附容量。如果上样溶液浓度偏高,则吸附量会显著减少。 5、吸附流速的影响 吸附流速过大,被吸附物质来不及被树脂吸附就提早发生泄漏,使树脂的吸附量下降。 应通过试验综合考虑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