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延庆永宁镇二五规划
PAGE 1
第一部分 永宁镇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汇报
第一章 规 划 背 景
一、永宁位置
永宁镇是北京市42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
地处延庆几何中心,北依香营乡、刘斌堡乡,东临四海镇,西部由北至南分别与旧县镇、沈家营镇、井庄镇接壤,南与大庄科乡及怀柔县交界。
距离县城17公里,距市区90公里,永宁人口和地域面积近全县1/10,是延庆县第二大镇。
永宁镇是延庆县东部交通枢纽,永宁镇的经济发展对东部山区其他乡镇的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永宁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永宁镇的滞后发展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制定永宁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抓住战略机遇,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追上全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尤为重要。
永宁镇
永宁镇对东部地区的辐射范围
二、永宁镇资源优势
永宁镇位于延庆县山区和川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
延四路、昌赤路、永偏路、滨河南北路五条公路在永宁镇区交汇,营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的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园坐落于永宁镇镇域内,具有良好的农业投资条件。
三、永宁镇资源劣势
永宁镇农村经济处于延庆中下等水平,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外出打工是永宁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外流。
由于科技水平不高,镇域内农产品加工措施多是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
原有的历史遗留问题没能彻底解决,导致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有些失当,所以对永宁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四、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包括永宁镇整体区域面积147.1平方公里,包括辖区内36个行政村。
五、规划年限
2011-2015年。
第二章 规 划 目 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以延庆县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北京示范区”为背景,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名区为目标,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将永宁镇全力打造成为“历史古镇·经济强镇·生态重镇·文化名镇”。
二、规划原则
延庆地域的几何中心和东部山区的交通枢纽,是永宁建设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的基础和保障。北京市42个小城镇之一的宏观定位是永宁加大城镇化建设的依据。因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上位规划的定位,决定了永宁镇必须高目标、高质量的完成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
永宁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两个特色和一个重点”。两个特色即:一是基于永宁山川结合的特点,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二是以沟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风景靓丽和谐的新农村。一个重点是以延庆县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为背景,建设绿色低碳的延庆东部山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三、规划目标
—永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
—第三产业占永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2%;
—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年均增速10%;
—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10%;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30%;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
—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达到市级要求;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重85%;
—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60%;
—居民人均劳动所得年均增长8%;
—永宁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镇域职工五项保险参保率达98%;
—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98%;
—药品抽验合格率≥98%;
—义务教育完成率>99%;
—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8%;
—永宁镇常住人口规模调控在3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3‰。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计生率保持95%以上。
第三章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规划布局:
“一城 · 一园 · 两沟 · 三带”
一城是指明清特色古城和现代城镇商住区相结合的生态小城镇建设;
一园是指低碳循环、节能环保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两沟是指“清泉铺--偏坡峪一条沟”和“青龙潭一条沟”的沟域经济发展;
三带是指设施蔬菜产业带、现代生猪养殖生产带和乡村旅游产业带。
“
“一城”“一园”“两沟”区域位置图
“
“一城”“一园”“两沟”位置图
“
“三带”区域位置图
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四个结合:
“古城”与“新城”相结合:新城可以提供现代商住环境,古城消费能带动新城商住区的商贸活动。
“一城”和“一园”相结合:一城建设首当其冲,一园建设重点发展。一城建设为园区创造招商引资环境,是园区必备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可以解决园区工人生活、居住、餐饮、医疗、入学等一系列问题,是园区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同时,园区的发展为小城镇创造更广泛的消费环境,都拉动辅助作用。
“一城”和“两沟”相结合:使旅游、古城历史文化与农业三者互相结合,形成大旅游环境和旅游产业链条。
“三带”、“一城”和“一园”相结合:一城和三带之间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4年数学竞赛AIME II真题含答案(共4套).pdf
- 变电站值班员试题库(职业鉴定:初、中、高级工).pdf VIP
- 洁净制药厂净化空调毕业的设计.doc
- 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解析版).docx
- 虚拟实验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培训.pptx
- 作业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 .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pdf VIP
- 员工考勤表表格电子版.docx VIP
- 中国电信新一代bss3 0_计费技术要求分册v1 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