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崧舟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 录3
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共同体“名师课例研习”网研活动纪实
把小说教成小说(一)
录像课例:《爸爸的花儿落了》
执教老师:王崧舟(杭州)
活动主持:唐 敏(开州)
文字整理:任 芬(彭水)
语音点评:陈洪英(两江)胡 平(南岸)喻德琴(万盛)何德芬(江津)王小毅(渝中)
文字点评:郭爱香(江西)施燕洪(浙江)谈建康(上海)孙春福(江苏?)
【主持人唐敏老师开场主持语】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共同体”让我们相聚网络。我是今晚研习活动的主持人唐敏,来自开州区汉丰第三小学。感谢小毅老师的高端引领、精心策划以及对我个人的信任,感谢彭水任芬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陈洪英、胡平、喻德琴、何德芬几位评课专家的大力支持,更感谢群里几百位老师的积极参与。
在这个季节,在这个地方,我想起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想起电影《立春》,由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是一位非常有梦想的音乐老师,她有一句台词:每年到了春天,就感觉要发生一些什么事,可是,整个春天都过去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是,就在现在,就在今天,就在群里,就在你我眼前,马上就有大事儿发生了,您做好准备了吗?(准备好了,那咱就进入正题)
本次研习活动的主题是:把小说教成小说。
我们今天要播放的课例是王崧舟老师在2016年11月在杭州“千课万人”活动现场执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原文几天前就发在QQ群共享里,可能很多老师已经下载,如果没有下载的老师可以马上下载。我想问问已经认真研读过教材的老师们,《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文本有3500字,68个自然段,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篇幅最长的文章,你们觉得这篇小说应该教些什么?要如何去教呢?(老师们可以在群里文字回复,谢谢)
说到小说教学,我想把这段话与大家分享:
“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当面对一篇小说时,作为读者的你,头脑中是否已经根深蒂固地浮现出这“三大要素”?“识字学词、句段分析、阅读感悟”,当教学一篇小说时,作为语文教师的你,是千文一教,还是站在哪一学科的视角,去确定“教什么”,去实现“怎么教”?如此的凭据又是什么?是固定的程式还是依“体”有异呢?……我们的研究便基于“小说”这一文体形式,从课程论、教学论的一些点上去探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方法的落实。
这段话节选自王小毅老师带领我们国培班学员一起编著的《循着文体特征教阅读》这本书。不是推销这本书,只是想告诉大家,教育离不开研究,一辈子教书,教一辈子书,可能早已疲劳困顿,早已激情全无。那么,我们就需要时刻研究,就需要时刻进步,这也是小毅老师组织网络研习活动的目的。今晚的活动时间约两小时,课例约70分钟,评课约40分钟。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课万人”活动现场,去领略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魅力,去体会王老师是如何把小说教成小说的。希望大家能在观课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您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在群里与大家即时交流,也可以在观课和专家评课之后上麦发言。希望我们能在语言文字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播放课例】(附《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题目的双关意义,初步感受“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表达特点。
3.在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感受课文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把握爸爸的人物形象,领悟爸爸对“我”成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在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把握爸爸的人物形象,领悟爸爸对“我”成长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插叙与人物:从“爸爸的花儿”到“爸爸这个人”
1.预习回顾,梳理情节
师:打开作业纸,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道题。
生:我选择的是②我参加毕业典礼。
(齐读PPT中这段话)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非常长,3500字,68自然段。这是你们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最长的课文,没有之一。其实那么长的课文,就写了一件事,什么事?(生:“我”参加毕业典礼)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在?(生:今天)这件事地点是在?(生:学校礼堂)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这件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字正腔圆。
师:这件事继续往下是这样写的,谁来接着读?
(生读32自然段第一句:当当当,铃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
师:没错,这件事还在往下这样写,谁来读?
(生读36自然段: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师:读得不错,听得出,她在很认真地读。
师:这件事的结尾小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生读54自然段: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