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支持泉州
                    副溶血性弧菌菌落特征 副溶血性弧菌菌落特征               霍乱、副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霍乱的黄色菌落逐渐变蓝  鉴定 生化性状:葡萄糖+、分解葡萄糖产气-、甘露醇+、H2S-、氧化酶+、动力+、蔗糖-、乳糖-、赖氨酸脱羧酶+、V-P-、ONPG-。 嗜盐试验:10%氯化钠胰胨水不生长或微弱生长,7%氯化钠胰胨水生长旺盛。 变形杆菌 概况 变形杆菌属(Proteus)  包括:         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          奇异变形杆菌(P. mirabilis)          产粘变形杆菌(P.myxofaciens)。       变形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两端钝圆,有明显的多形性。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运动活泼。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生长温度为10~43℃。 不耐热,60℃5~30min皆可杀死。 变形杆菌可产生肠毒素,此肠毒素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具抗原性。  变形杆菌检验流程 食品加适量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计数 选择性SS、EMB培养基,37℃,18~24h TSI,37℃,24h 生化试验 血清学实验 报告 GN,37℃,24h  粪便、呕吐物、拭子、涂抹液 变形杆菌菌落形态 SS琼脂:形成单个菌落,菌落圆形、扁薄透明或半透明,有的菌落边缘呈扩散状,对光观察,菌落周围淡蓝色中心稍厚,有黏性,打开平皿时有臭味。 EMB琼脂:无色透明菌落,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可呈现片状蔓延生长。 变形杆菌菌落特征        普平 鉴定 生化实验:乳糖反应阴性(TSI斜面红色)、葡萄糖产酸(TSI底层黄色)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阳性或阴性、尿素阳性、苯丙氨酸阳性者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判定种属或群。 血清学实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需对来自可疑食物与患者的菌株进行血清型别鉴定,以判定其同源性,,方法:将待试菌株分别点种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的两端,待两侧的菌株蔓延生长到平板中间,菌苔完全融合,说明两株细菌没有拮抗现象。 蜡样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特征 来源:米食、乳制品、畜禽肉类制品、等。剩饭,特别是大米饭,其次小米饭、高粱米饭等剩饭。除米饭有时微有发粘、入口不爽或稍带异味外,大多数食品的感官性状正常。  症状:呕吐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外,头昏、四肢无力、口干、寒战、结膜充血等症亦有发生。该型主要是由剩米饭或炒饭引起的。该菌易在米饭中繁殖并产生耐热性肠毒素。与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在潜伏期、中毒表现方面非常相似,易混淆。腹泻型:主要表现有腹泻、腹痛。水样便,一般无发热,可有轻度恶心,但呕吐罕见。病程稍长,16~136h。主要是蜡样芽孢杆菌在食品中产生不耐热肠毒素所致,与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相似,应注意鉴别 潜伏期:呕吐型:潜伏期一般1~3h ,短者0.5h,长者5h ;腹泻型 :潜伏期长,一般10~12h , 短者6h ,长者16h 。   概况 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大杆菌。芽孢不大于菌体宽度,位于中央或稍偏一端,无荚膜,有周身鞭毛。  生长温度范围是10~50℃,最适生长温度为28~35℃,10℃以下不能繁殖。 繁殖体较耐热,加热100℃经20min被杀死;芽孢能耐受100℃30min,干热170℃经60min才能杀死。生长的pH值范围为4.9~9.3。 蜡样芽孢杆菌检验流程 食物25g+225mL生理盐水 制成10-1~10-5的稀释液 选择性培养基MYP36℃,12~20h(菌数测定) 选择性培养基MYP,36℃,12~20h(分离培养) 菌数计算 营养琼脂培养基(证实试验) 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 生长及菌落观察 报告 粪便、呕吐物、拭子用少量生理盐水做成混悬液 蜡样芽孢杆菌菌落形态 MYP琼脂:典型菌落为灰白色至微粉红色(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白色至淡粉红色沉淀环(产生卵磷脂酶)。 营养琼脂:典型菌落在为灰白色,偶有黄绿色,不透明,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常呈扩展状,直径为4 mm~10 mm 。 革兰染色菌体形态: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宽1μm或以上,芽胞呈圆形,不突出菌体,多位于中央或稍偏于一端。 蜡样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特征             蜡样芽孢杆菌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MYP)上  蜡样芽胞杆菌菌落形态特征 蜡样芽胞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 生化特性 产生溶血素:使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TSSB)中的血细胞发生β溶血。  蜡样芽胞杆菌 完全溶血环 蜡样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特征                TSSB琼脂平板上蜡样芽胞杆菌菌落为浅灰色,不透明,似白色毛玻璃状,有草绿色溶血环或完全溶血环。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蕈状芽胞杆菌呈现弱的溶血现象,而多数炭疽芽胞杆菌为不溶血,巨大芽胞杆菌为不溶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