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循环与岩溶土壤改良———原理与综述-中国岩溶-中国地质科学院
2 1 1 中 国 岩 溶 V ol.2 1 No .1
2002 3 CARSOLOG ICA SIN ICA M ar.2002
:1001-48 10 (2002)01-0007-07
———①
1 1 2
张之淦, 黄保健 , 黄海澎
(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桂林 54 1004;2.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 科学系, 贵阳 55000 1)
:中国南方亚热带裸露岩溶区土壤瘠薄, 又称石山土壤。受地带性(亚热
带)和地域性(岩溶)发育因素制约, 地中海等岩溶区土壤不同, 表现出显著的多
样性、复合性和破碎性特点。低产土壤占土壤总面积 60 %以上, 土壤改良任务艰
巨。 由于障碍因子及其组合种类众多, 以及土壤斑块小型分散的特点, 决定了石
山土壤改良 多数不良自然条件国土单元不同, 不能期望简单地通过某 一两种单
一机制的改良措施统 一治理。当前石山土壤改良工作基本尚处于经验性创新阶
段。作为石山土壤改良的一个方向, 提出运用碳循环理论指导工作。 希望借此把
改良措施研制提高到实验创新水平。
:岩溶;土壤;改良;碳循环
:S 156.6 :A
;
()。( 700 ~800kg (1995 )。,
150 /km2 )。 600kg ;
。 800kg。
[2]
, ,
[1] [3]
。, 35.2%。
。, , 64 %,
。,
, 。
①②
, 1.2
。
(), ,
[3]
1 。,,
1.1 。
,4
[3]
。, , 。
[4,5]
、, 。
① :(9920042)
:(1935-), , , 。
:200 1-08-20
① 、、、..200 1.2.、
② .CO2 .()..200 1.5
8 2002
(1) 60%, :
2%;;;。 2 .1
22.7 %, 、、
③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