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02 词语运用课件.pptxVIP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02 词语运用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02 词语运用课件

专题二 词语运用中考真题纵览【答案】 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和运用常见成语的能力。A项,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使用正确。B项,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使用正确。C项,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使用正确。D项,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不符合句中“几轮艰难谈判”的语境。中考真题纵览【答案】 C【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成语的情况,也考查运用成语的能力。A项,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B项,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D项,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喜爱,沉浸其中而不感到疲倦。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句子中将“首当其冲”理解成了冲在前面的意思了,这纯属主观臆断,望文生义。此处“首当其冲”与语境不符,应改为“一马当先”。中考真题纵览【答案】 C【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C项,“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不符合句意。中考真题纵览【答案】 B【解析】 B项,“吹毛求疵”原意指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疤痕,现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这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错误的。中考真题纵览【答案】 D【解析】 A项,“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是个褒义词,用来形容“汲取知识”是恰当的;B项,“莫衷一是”形容很多人之间的意见有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这与前文的“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是相对应的,使用也恰当;C项,“顾名思义”意思是“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由“川”想到“四川”是自然的,使用也恰当;D项,“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是一个名词,选项中用作了动词,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中考真题纵览【考情总结】年份成语及出处错误点2018 宽宏大量(《我的早年生活》)、开卷有益(《不求甚解》)、草长莺飞(《大自然的语言》)、一拍即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拍即合(前后矛盾)2017 开卷有益(《不求甚解》)、人迹罕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乐此不疲(《人生》)、首当其冲首当其冲(望文生义)中考真题纵览【考情总结】2016 根深蒂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乐此不疲(《人生》)、左右逢源(《俗世奇人》)、当之无愧(《邓稼先》)左右逢源(望文生义)2015 兀兀穷年(《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吹毛求疵(《谈读书》)、不言而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受益匪浅吹毛求疵(褒贬不分)2014 孜孜不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莫衷一是(《喂——出来》)、顾名思义(《春酒》)、闲情逸致(《夏感》)闲情逸致(望文生义)中考真题纵览【考情总结】 (1)设题形式:均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014—2018年考查选择“使用不正确的一项”,分值为2分。 (2)考查范围:2014—2018年,词语运用考查的词语大部分来自六册课本中,尤其是课文后“读读写写”和课文下进行了注释的词语。 (3)命题特点:近5年考查的均为四字成语,可见成语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选项材料有的选自课内(直接引用或改编),有的选自课外。中考真题纵览【考情总结】 (4)必备考点:①望文生义,主观臆断。(5年3考)②对象不当,张冠李戴。③褒贬不分,感情失当。(5年1考)④语意重复,画蛇添足。⑤前后矛盾,自相抵牾。(5年1考)⑥不明语境,谦敬错位。⑦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5)备考提醒: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对课文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词语要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要能从词语的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防止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中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因此,辨析词语使用,除了对词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考点技法突破【真题定位】江西省2014—2018年第2题都考查了此考点,分值为2分。 分析近年江西省及全国各地中考,成语考查设错方法主要有下面八种。1.望文生义 仅按照成语字面意思判断,忽视了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深层次含义。 例1 我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本句中“同学们推荐林宇同学”,用在此处是望文生义) 例2 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不是用来形容因为寒冷而发抖。用在此处是望文生义)技法精讲2.张冠李戴 忽略了成语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 例1 三年的初中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