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安全防护设备.pptxVIP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安全防护设备.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实验室的主要危害源包括三个方面: 物理危害源 化学危害源 生物危害源 前两者的特性:1、可感知,易避免;2、危害范围有限;3、危害持续时间短。;一、惨痛的历史教训;例一:1956年,前苏联的一个实验室曾有9支装有感染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鼠脑的安瓿被打破。由于没采取必要的措施,结果在几天内造成24名工作人员感染。 例二: 1961年莫斯科一家研究所的实验人员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捉到一些野鼠带回实验室。由于疏忽,这些野鼠被放在了室内暴露的场所。不久,实验室相继有63人出现发热症状,开始被误诊为流感,1周内又增加了30人,才开始怀疑到是流行性出血热。 ;例三: 1967年,欧洲的三个城市为研制疫苗,从乌干达等地进口了一批黑长尾猴,而这些猴子携带一种特殊的病毒,引起了13名工作人员患病,并使这种疾病在德国马尔堡等地区流行,马尔堡病毒由此而得名。 例四: 1979年4月,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实验室的泄露事故。 当地的生物武器实验室发生了爆炸,约10公斤的炭疽芽孢粉剂泄露,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细菌毒雾,造成附近1000多人发病,数百人死亡。 ;例五:1998年,我国某大城市的某高校在使用大白鼠进行试验时,有两名学生被大白鼠咬伤,还有一些学生在给实验老鼠放血、解剖的过程中,未按照要求戴手套操作,结果在29名实验人员中,有 9人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 例六: 2001年,在英国波布特莱尔实验室东北方向50公里的布伦特伍德地区发生了口蹄疫。据分析和证实,口蹄疫病毒是从波布特莱尔实验室里泄漏出来,经过空气传播到布伦特伍德的地区,从而造成了大规模的口蹄疫爆发。 ;例七:2003年9月,一名27岁的研究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因不恰当的实验程序,受到西尼罗河病毒样本与非典冠状病毒的交叉感染。;例八: 2010年12月19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畜禽生产教育班学生在动物医学学院实验室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共5个班级28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其中包括27名学生(14名男生,13名女生)、1名老师。 ;黑龙江省教育厅就东北农大布病事故处置提出如下指导意见:“……通过对学生走访和现场实地调查,专家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学校相关责任人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学校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二、微生物风险度评估;三类 ;二类 ;一类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等级划分与标准,病原微生物按危险程度分为四组: 1级风险组:指对个体和社会无危险或危险性较低的微生物。 特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人员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属之。;2级风险组:指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特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即某种病原体,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但对实验室人员、社会、牲畜或环境不太可能具有严重的危险性,实验室暴露可能引起严重感染,但具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并且感染的传播性有限。 ;3级风险组: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特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即某种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严重的人类或动物疾病,但一般不会因偶然接触而从一个个体传染给他人,具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即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和治疗药物。 ;4级风险组:对人体和环境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 特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而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三、临床实验室的 生物安全防护;(一)、?生 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及适用范围 ;1、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BSL-1) ;设施要求;2、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 (BSL-2) ;3、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BSL-3);设施要求:试验室的送风必须经过三级过滤,不允许使用循环回风;排风还需要经过高效过滤后排放。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独立设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排风系统的平衡,保证各个试验区域之间的负压要求。试验必须在在IIB级以上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人员进入要求: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未成年人严禁入内。 ;4、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BSL-4);(二)、生物安全柜;2、几个重要的概念 (1)、HEPA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 HEPA是指在额定风量和有效过滤面积下及空气阻力在245Pa以下的对直径≥0.3μm 的粒子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的空气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或聚丙烯滤纸为滤材,经密折而成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