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纲解读 考点扫描 考点二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 (1)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Thank you! 【思维拓展】 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 第二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 类型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类型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加上海潮顶托作用,河流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单 元 整 合 ? [2012·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 考点展示 命题动向 考查强度 地表形态变化 的内、外力因素 1.以典型的地貌为背景,结合地貌示意图、景观图、构造图等材料,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成的影响。 2.依托地质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构造、地貌成因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地壳物质循环 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不同岩石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 1.流水作用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以区域图、河流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地壳物质循环,如2012年浙江卷第4题,2011年全国卷第2题,2010年北京卷第2题等。 2.内力作用与地貌,如2013年广东卷第1题,2012年山东卷第3题,2011年海南卷第21题,2014年上海卷等。 3.外力作用与地貌,如2013年北京卷第8~9题,天津卷第7题,福建卷第9~10题,2014年浙江卷7~8题等。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_______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_________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断裂带 海陆变迁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________ ①使岩石发生__________;②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___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评价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主题班队会课件: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ppt VIP
- 第三章岩基上的重力坝讲述.ppt
-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血液与运动.ppt VIP
- 车辆租赁公司运营及服务方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眼内注药治疗后非感染性眼内炎症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软组织损伤护理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