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QuickBird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卫星影像分辨率为0.61m。 法国SPOT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可达10-20m,这是比美国“陆地卫星”的优越之处,加之SPOT卫星可以拍摄立体像对,因而在绘制基本地形图和专题图方面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中国第一个由企业实施和运行的对地观测卫星项目,卫星上装有4米全色和32米多光谱双传感器。 三维观测 长期以来中低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追求光谱信息量而不追求纹理信息量,一般都只限二维观测,也就是说,没有构成立体影像。但是,发展到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很丰富。面对真实三维的客观世界,仅仅二维影像很容易造成误判读。因此,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已经向三维观测发展。航空遥感之所以很受市场欢迎就是因为有立体观测。法国SPOT卫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立体观测的卫星,现今,IKONOS、QuickBird、Alos、EROS、GeoEye、Cartosat等都拥有获取立体影像的技术。与之同时,相应的卫星遥感立体摄影测量软件也很快研发推广。我国资源三号卫星是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于2012年发射。该卫星配置三线阵测绘相机和多光谱相机,能满足1:5万地形图测绘、国土资源调查、以及向全社会提供5米分辨率三维影像模型信息等任务需求。 2.机载传感器系统发展很快 相比起卫星遥感系统,机载成像传感器系统近几年的进步更为突出。 在飞机上安装GPS,能使成像传感器中心的空中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同时,安装惯导系统(陀螺仪),可以提高成像系统的稳定度,并精确测量其姿态角值,达到千分之五度的精度。以上两者的结合,制成POS(定位与定向)系统,大大提高了空中摄影的质量,尤其是提高了机载SAR(合成孔径雷达)和Lidar(激光雷达)的构像质量。 机载传感器系统中突出的技术进步还表现在SAR、Lidar和低空倾斜摄影这三项技术。 ①机载SAR(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式遥感技术,因为它可以在阴雨天气获取影像,因此成为当前全天候遥感的主力技术。同时,借助长波段微波信号能穿透植被与浅层沙土的能力,以及不同极化波所具有的对不同形态目标的显示能力,使它在地物识别上发展出独特的优越性能,因此成为当前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 ②Lidar(激光扫描成像雷达)也是一种主动式遥感技术,在有精确POS(定位与定向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它能实时地获取精确到厘米级的地形起伏模型数据,同时还能利用穿透树木枝叶的四波量测树木高度和体积等参数。因此,也成为当前很有市场前景的技术。 ③低空倾斜摄影是在低空飞机上安置4个以上向不同方向倾斜的相机、获取城市建筑物的多面体侧面纹理,同时构建立体模型。此技术非常适应当前繁华城市建设规划、经济社会管理、民众生活服务和安全防务的需要。 1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课程汇报 —— 对地观测技术研究进展 一、简介 二、发展历史 三、研究目的 四、主要应用 五、研究进展 六、未来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 简介 对地观测技术(Earth Observing Technology)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空间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所谓对地观测,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依托卫星、飞船、航天飞机、飞机以及近空间飞行器等空间平台所携载的光电仪器,利用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和微波等探测手段,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地球环境及人类活动本身进行的各种探测活动。广义的对地观测技术,不仅包括数据获取,还应包括从数据到信息,再从信息到知识的全过程。 这些技术的集成使人类源源不断、快速地获取地球表面地物随时间变化的几何和物理信息,了解地球上各种现象及其变化,从而指导人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积极地防治和防御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地改善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以达到经济腾飞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 发展历史 对地观测技术的核心是遥感技术。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揭开了人类进军太空的序幕,也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来临。 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1965年,法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1)号人造卫星。 1970年2月,日本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2年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后称陆地卫星)上天,其多光谱扫描仪影像用于对地观测,使得遥感作为一门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进展 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在轨人造卫星达到3000多颗,其中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