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节气及清明节日
—清明文化的两重意蕴 情愫 情愫 蹴鞠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白居易《洛桥寒日作》: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踏青 植柳 秋千 放风筝 (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神灯”。 清明最初只是一种节气 * 清明 (南宋)高菊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哀思——扫墓追忆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诗 (宋)吴维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宫词 (唐)王建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 明 上 河 图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先秦)《逸周书》:清明之日,桐始华 民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天气转暖,雨水增多) 清明节气成为节日与寒食节相关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寒食节在清明前二日,为换季换火之日,民间不生火,故称寒食节。 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 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 寒食 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寒食节内蕴现实伦理观念,其文化内涵加重,节日气氛在山西一带极为浓盛。禁火获得不同意义,并与植柳、上坟等构成寒食节的主要内容。 官方禁止寒食节。 寒食 唐 韩翃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 斜 曹操《明罚令》: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子推,独为寒食,岂不悖乎?且北方边寒之地,老小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今书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傣。 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 但这种禁制不起作用,北魏统治者被迫允许小范围禁火、寒食纪念介之推: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 唐代统治者因势利导,认可寒食节之伦理文化内涵,但不允许禁火、寒食时间太长,一般允三日:私寒食、官寒食、小寒食。第三天正逢清明。 廓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_____(唐)张籍《寒日内宴二首》 宋代,寒食节哀伤情绪渐弱,清明节喜乐情绪渐浓,清明节地位上升。 野店垂杨步,荒祀苦竹丛。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飞。姐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宋)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其一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理歌相与嘲。 ——(宋)梅尧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人们在寒食节告慰死者时,也使之与清明节一起成为生者春游踏青、饮酒作乐的契机。 清明节日文化两重意蕴的现实原因 社会原因:清明节于唐宋鼎盛,源于唐宋经济的高度繁荣,宋代市民经济崛起使节日文化成为消费文化的外化 清明节日文化两重意蕴的原因分析 社会原因:中国文化对伦理的重视是其重要特点。清明节日文化在纪念逝者的同时,加强生者的伦理关系,强化忠而孝,孝而亲的伦理观念。清明节日文化与中国其他节日文化一起强化着中国文化的伦理内核。 清明节日文化两重意蕴的现实原因 文化传统:侌易 ——生死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在享受生的欢乐时用怀念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让我们追忆献身理想的先逝者! 慎终追远 踏歌前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 现在进行时.ppt VIP
- 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doc VIP
- GB_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IKEA宜家 PÄRUP 派如普(货号804.937.34)安装指南组装说明书.pdf
-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ppt VIP
- 供热企业运检人员专业知识习题集.pdf VIP
-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安全生产.pdf VIP
- GB 55011-202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docx VIP
- 2022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人员密集场所 .pdf VIP
-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