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完美整理版 PAGE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第一章 总说明 第一节 概 述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安徽省市区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科技示范工程位于市区镇,工程所在地交通运输方便,基础设施齐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场区规划合理,场内设施完善。周边分布农场、农场、农场、农场等几处国营大中型农场。仅湖农场年产小麦秸秆3600t,大豆秸秆1800t。同时该农场有年出栏生猪1500头的规模养猪场一座、年出栏肉鸡10万只和20万只规模养鸡场各一座。工程所需农作物秸秆、人畜粪污等发酵原料资源量充足。 区地处市西南部,辖镇、乡和旅游景区,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区面积201km2,人口13.2万。区内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2283.5h,全年太阳辐射量为518.2kJ/m2。年平均气温15.1℃,平均无霜期215.5天。总的气候特征是:光照、温度、降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该区地理位置优越,高速公路、102省道铁路穿境而过,河船运通江达海,交通便捷。区人均生产总值11883元,城镇化水平为3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600元,经济基础较好。 工程所在地是省较早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源及沼气的地区之一,对沼气工程等生物质能源的建设和综合利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省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该工程的实施不仅受到业主和周边群众的欢迎而且符合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实施后,将对省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提高省秸秆沼气科技水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区秸秆资源现状 工程建设地位于市区镇,镇是省内外著名的米市,周边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工程合作单位为集团下属农场,该农场拥有耕地6900亩,年播种面积1.38万亩,复种指数200%,2008年小麦产量3600t,大豆产量1200t。产生小麦秸秆3600t,大豆秸秆1800t。同时,该农场养殖业有年出栏生猪1500头的规模养猪场一座、年出栏肉鸡10万只和20万只规模养鸡场各一座。这些农作物秸秆及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目前仅部分进行粗放利用,均没有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及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可为本工程运行提供充足、稳定的原料供应。而且国营农场种植、养殖机械化程度高,组织管理有序,能够很好的保证项目建成后秸秆及人畜粪便资源的充足、稳定供应。 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及农村地区能源供应压力的增加,特别是秸秆焚烧问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原料拓展的需要,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日益受到省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2009年3月,农业部发出了《关于做好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的通知》,已在国内14个省、区(局)启动16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试点项目。从“全国农村秸秆沼气研讨会”获悉,2010、2011年将继续推进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由此可见,该工程的建设符合省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是解决省内秸秆焚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及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提高省秸秆沼气工程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设计指导思想与设计依据 一、项目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建设内容、建筑面积及投资控制以省科技厅相关批复要求及沼气工程实际为指导思想; 2、贯彻执行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以生产设施为主,辅助和服务设施尽量配套为原则,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3、工艺方案采用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要充分考虑邻近区域内的污泥处置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充分利用附近的农田,同时要与邻近区域的给水、排水和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及供电、供气系统相协调。 4、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经常操作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及监控系统,应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以方便运行管理,降低劳动强度。 二、设计依据 1、省科技厅“关于省市区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批复”;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抓紧申报秸秆沼气储备项目的通知》; 4、农业标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艺设计(NY/T1220.1-2006); 5、农业标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2部分:供气设计(NY/T1220.2-2006); 6、农业标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NY/T1220.3-2006); 7、农业标准《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4部分:运行管理 (NY/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