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华民族传美德主题班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承中华民族传美德主题班会--

公交连着你我他,尊老敬老靠大家。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想一想我们最熟悉的坏境(学校) (1)有哪些是我们该做的? (2)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 (3)又有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 (1)有哪些是我们该做的? 如:(1)见到师长要问好 (2)见到同学要主动大招呼 (3)在同学需要帮助时及时上前帮助他等等 (2)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 (1) 在校期间不早退不迟到 (2)在校期间能文明有礼貌 (3)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3)又有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 在校期间不得大声吵闹 在校期间不得说脏话 和不得在同学背后议论他人 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真正地关心老人? 那么,现在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做好自己的事 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尊重、关心、照顾长辈 推而广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THE END 传统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可以超越和突破,但你却不能无视它而走得太远 *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 我们接下来谈一谈明礼。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古代社会中“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含有社会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解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等级的人和谐相处。 下面,我分别从尊师重道、邻里和睦的角度,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是将乐县人,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人称神童。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对某问题产生了不同看法,为求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得到老师真传,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六尺巷的故事。安徽桐城有一条巷子特别出名,人们总爱讲起这条巷子的来历。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再让对方三尺又有多大损失呢?你看,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依然耸立,但是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其实,这首诗就是劝告他的家人,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争来抢去呢?张家人看罢来信,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看张家礼让三尺,也随即退后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纠纷,还为过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方便了百姓。如今,这六尺巷已成为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 曾子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妈妈上街。妈妈骗他说:“你回去吧,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在准备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我原是说着骗骗孩子的。”曾子说:“对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呢?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跟父母学的,你撒谎欺骗了孩子,这是不对的。”曾子最终把猪杀了。?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同样是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早在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她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