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采工作面贯通量总结
PAGE
PAGE 1
`
11201(西)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总结
一、工程概况
新郑煤电公司11201(西)综采工作面位于11采区西翼下部,东邻待掘的11203(西)工作面,南到11采区上山保护煤柱,西邻西翼运输大巷、轨道大巷保护煤柱,北邻11采区边界,开采二1煤层,煤层厚度0~27.29m,倾角1~11度,断层附近倾角变化较大。上付巷长1247m,掘进净断面14.2m2,由综掘三队施工,2011年11月20日开工;下付巷长1081m,掘进净断面14.2m2,由综掘一队施工,2011年11月5日开工;切巷长190m,掘进净断面18m2,上下付巷车场长分别为295m、272m,上下回风巷分别长39m、67m。上、下付巷均采用29U型钢支架、塑料网、木椽联合支护,切巷为梯形断面,采用12#矿用工字钢对棚支护,巷道掘进方式为综掘。
该工作面预计在下付巷切眼附近贯通,贯通类型为沿导向层相向贯通,导线总长3500m,属大型相向贯通,要求贯通在水平方向最大偏差0.4m,竖直方向最大偏差0.3m。
二、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
1、测量方案
平面控制以西轨道大巷的“W10”和“W11”两个7″级导线点开始,分别从11201(西)工作面上、下车场敷设7″级导线延测至 上、下付巷,并随着掘进工作面向前每500m延长一次,高程控制随着导线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由于沿二1煤层底板贯通,高程精度可适当放宽),控制测量独立进行两次,两次资料要平差计算;施工测量以控制测量布设的导线点为基础,采用15″级导线施测,每40m延长一次,每次放设4个中线点,中线点间距不小于3m,控制500m内的巷道掘进方向。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交叉进行,直至巷道贯通。
2、起始边测量资料分析
本次贯通测量的起始边为“W11”~“W12”,此两点为西翼轨道大巷布设的7″级导线点,起始边资料见表1。
表1 起 始 边 资 料
点 名
坐 标
高 程
X(m)
Y(m)
等级
H(m)
等 级
W10
3809113.641174
7〞
-317.787
三角高程
W11
3809169.215025
7〞
-317.238
三角高程
W12
3809210.538271
7〞
-316.709
三角高程
3、测量方法及限差要求
控制测量使用宾得R-422NM防爆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mD=±(2+2ppm×D)mm,施工测量使用蔡司020B光学经纬仪、尼康-532C防爆全站仪,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均采用测回法施测。
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在延长导线前,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查,控制测量两次观测水平角差值不得大于20″,施工测量两次观测水平角差值不得大于40″。控制测量独立进行两次,两次方位闭合差不得大于14(n1、n2分别为两次观测的总站数),然后平差处理,平差结果作为施工测量和下次控制测量延伸的起始资料。三、测量方案误差预计
1、误差预计所需基本参数的确定
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导线采用7″级导线进行测量,取″;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根据宾德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D=±(2+2×10-6D),求得平均边长D≈0.1km的mD=±0.002m;井下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每千米三角高程的高差中误差容许限差为±100mm,所以每千米三角高程的高差中误差。
2、误差预计
2.1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误差预计
a 测角误差引起的(角度独立测量两次)误差
m
计算见表2
b 量边误差引起的(边长独立测量两次)误差
m
计算见表3
c K点在x′方向上的预计中误差
m
d贯通在水平方向上的预计误差
0.372
2.2贯通相遇点K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
a三角高程测量引起的K点高程误差
b贯通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
0.194m
表2 值计算表
点 号
Ry’ (m)
点 号
Ry’ (m)
点 号
Ry’ (m)
W11
1556
下12
358
上8
989
W12
1481
下13
259
上9
893
变1
1485
下14
166
上10
803
变2
1481
下15
75
上11
708
车2
1474
下切口
50
上12
616
车3
1439
临口
1672
上13
523
拐1
1426
临1
1673
上14
431
下1
1412
临2
1671
上15
336
下2
1362
车1
1660
上16
240
下3
1282
车2
1637
上17
144
下4
1167
车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