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与绿色化学知识讲座 专题一:环境化学 一、概述: 1、? 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的物质,如大气、水、土壤。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二类。 2、? 环境化学: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存在形式、迁移、转化、归宿以及它们对环境和生态效应影响的学科。 3、? 酸雨:PH<5.6的降水 4、? 臭氧空洞:即臭氧层破坏。如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臭氧“空洞”。 5、? 温室效应:人类排放的气体如CO2、CH4、氟氯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象暖房的玻璃,只准太阳的辐射进来,而温室里的热量却散发不出去,这种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6、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即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 。 7、? 光化学烟雾: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污染物。这种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形成的烟雾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 8、白色污染:饭盒、地膜、方便带、包装袋等白色难降解的有机物。 二、大气污染 1、? 主要污染物:CO、SO2、碳氢化合物、O3、CO2、大气颗粒物、NOX等。 2、? SO2来源及危害: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 SO2 对呼吸道和肝脏有损害,对金属、建筑等有腐蚀,影响农作物生长。 1、? NOX来源及危害:由燃煤及燃料油等燃烧产生、汽车排放、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当NOX 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破坏O3层。 NOX 具有腐蚀性,诱发呼吸道疾病,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输氧功能。 2、? 碳氢化合物来源及危害:大部分来自于自然界生物的分解过程。 由人为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于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废气和生产中溶剂挥发产生的。 碳氢化合物中有毒或致癌物质,如氯乙烯、苯并芘、多环芳烃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大气污染: (1)控制大气污染源:减少汽车排放的废气、改变燃料结构与成分等。 (2)废气排入大气前进行净化处理如除尘(大颗粒用重力降尘,小颗粒用静电除尘)、脱硫(用氨水、氢氧化钠、石灰乳、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吸收SO2)、脱氮(如催化还原法,使NOX还原为N2) (3)日常防止措施:植树种花、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焚烧树叶、不吸烟等 三、水体污染 1、水体中主要污染物: 重金属(如Hg、Cd、Pb、Cr等)、氟化物、氰化物、酸、碱、无机盐、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物、多氯联苯、石油、有机农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病原体等。 2、需氧污染物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所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如CO2和H2O等。 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因而被称为需氧污染物。在正常大气压下,20℃,水中溶解氧为0.00917g/L。 3、水质分析 取样、感官检测(色、浊度、气味、肉眼可见物、生物类)、酸度检测、溶解氧测试(生化需氧量BOD——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水中有机物和其他一些还原性物质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每升毫克数表示。) 水的总硬度、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等。 4、废水治理: 物理法——通过沉淀、过滤、吸附和浮选,将悬浮物、胶体物、油类分离出去。 化学法——中和、、氧化还原、电解、萃取、离子交换发。 化学凝聚法——向废水中投混凝剂。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作用处理废水的方法,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四、土壤污染 1、污染物:化学农药(主要为有机磷、有机氯农药)、酚、洗涤剂、油类、农用地膜等。重金属如砷、镉、汞、铬、铜、锌等。氮、磷化肥、放射性元素、污泥、矿渣、粉煤灰、有害微生物等。 2、农药(六六六、DDT等)对人体的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3、重金属:如Hg、Cd、Pb、Cr等。如汞化合物侵入人体,被血液吸收后可迅速弥散全身各器官。其中有机汞的毒性最大,日本水俣病的致病物质是甲基汞。Cd对人体产生毒性效应,引起骨痛病。 4、砷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主要集中在毛发、指甲、骨骼、皮肤等处,在体内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神经系统病变,还有各种癌症发生。 5、防治:消除污染源、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利用微生物净化 五、食品污染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一是生物性污染(由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