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力学都-地基的沉降计算
本章主要内容 土的压缩性 什么是土的压缩性?为什么研究土的压缩性?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方法测定土的变形模量 地基沉降计算 应力历史对粘性土的压缩性的影响 饱和粘土的渗透固结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例 题 三种特殊情况下的地基沉降计算 薄压缩层地基 薄压缩层地基、大面积堆载、地下水下降 图示条形基础,基岩以上为同一土层,其重度为18kN/m3,压缩特性如下表所示,此外,基底附加压力所产生的竖向应力如图中所示。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沉降。 0.671 0.676 0.683 0.691 0.7 0.71 0.725 0.74 0.765 0.8 e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p(kPa) 大面积堆载 如图所示的砂层中夹有厚度为0.2m软弱薄层,砂的容重,压缩模量见图,薄层中取土样进行压缩试验的结果见下表。试计算在图示满布均载由60kPa增大到100kPa的过程中,薄层产生的压缩量占整个土层发生的压缩量的百分比。(说明:薄层中竖向应力的变化可忽略) 0.785 0.800 0.8200 0.845 0.870 0.895 0.925 0.970 1.035 1.100 e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p (kPa) 地下水位下降 H b i-1 i zi-1 zi hi 四、地基沉降计算—规范法 沉降经验修正系数 经验或压缩层内平均压缩模量 (1)中等强度地基 (2)软弱地基 (3)坚实地基 b 五、沉降差和倾斜 沉降差:同一建筑中两相邻基础沉降量的差。 倾 斜:同一基础两端沉降量之差与其距离之比。 偏心荷载 不均匀地层 c1 c2 假 设 两端沉降 倾斜度 A B 基 岩 虎丘塔 杂填土 块石填土 亚粘土加块石 风化岩 火成基岩 相邻基础沉降影响 两座建筑物同时修建时 本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对方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建筑物在对方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且较近一端下的附加应力较大,较远一端较小,两建筑物向内倾斜。 在旧建筑旁修新建筑 旧建筑 新建筑 本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对方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本建筑产生的自重应力 对新建筑,旧建筑在其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当于原存压力,对新建筑沉降的影响不大。 对旧建筑,在较近的一端,新建筑在其下产生的附加应力较大,而较远一端较小,故旧建筑向新建筑倾斜。 土样从地层中取出 1 1 前期固结压力 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 压缩指数 compression index 膨胀指数 swelling index 六、应力历史对粘性土压缩性的影响 1、基本概念 当前地表 h 过去地表 过去地表 正常固结土 normally consolidated clay 欠固结土 under consolidated clay 超固结土over consolidated clay 超固结比 over consolidation ration 现场压缩曲线 室内压缩曲线 土样不受扰动影响 2、前期固结压力的确定及现场压缩曲线的推求 正常固结 Casagrande 1931 现场压缩曲线 室内压缩曲线 超固结 3. e-lgp法计算土层压缩量 正常固结 超固结 欠固结 七、饱和粘土的渗透固结理论 固结:consolidation,原意即为压缩。 饱和粘土: 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化学作用形成的粘性土或粉土,通常称为软土。 砂 土 饱和粘土 特 点: 孔隙比大(e1),含水量高(wwL)。 Mexico City clay:e =7~12,w =150~600%。 工程特性: 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差。 地基沉降持续时间长 原 因: 孔隙水的排出→土发生压缩。 孔隙水压消散→抗剪强度提高。 渗透固结 问题:为什么透性差的土其变形完成所需的时间长? MIT 校园10号建筑物及其沉降曲线 该建筑在1915年建成后的10年中,一直以较大的速率沉降,并引起相当大的惊慌。Terzaghi于1925年首次到美国后,通过检查和分析,正确地预测出其沉降速率将逐渐减小。 1. Terzaghi一维(单向)固结理论 固结模型和固结过程 结 论 : 随着固结过程的进行: 孔隙水压逐渐消散,最终至0。 有效应力逐渐增大,最终与总应力相等。 变形随固结过程逐渐增大,最终达到稳定。 一维固结方程 基本假设: (1)粘土层均质、饱和。 (2)土粒和水不可压缩。 (3)水的渗透和土的压缩只沿竖向发生。(一维固结) (4)渗透服从Darcy定律,且k保持不变。 (5)压缩系数av保持不变。 (6)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