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成药临床应用—总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成药临床应用—总论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葛正行 中成药的概念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3. 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 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 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 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 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麦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元荽;丹参、茯苓、茯神忌酯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等。 在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水肿不宜吃盐,胃病泛酸不宜食醋,失眠不宜饮浓茶,某些皮肤及疮、疖忌食鱼、虾、羊肉等。 (五)特殊人群禁忌 1、儿童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滋补类药物和注射液;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较大成分的中成药;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2、老人因机体器官组织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速度减慢,避免使用对心脏、肝脏、肾脏、血管等组织有损害的药物。 3、运动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应避免使用含有兴奋性成分的药物。 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 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2. 尽量采取口服,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短疗程用药,及时减量或停药。 4. 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 * 一、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一)中成药的命名 1.以处方来源命名:如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局方至宝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肾气丸出自《济生方》等。 2.以药物组成命名:如麻子仁丸、人参败毒胶囊、板蓝根颗粒、黛蛤散、良附丸等。 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由四味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由六味药物组成,八珍颗粒由八味药物组成,九味羌活丸由九味药物组成等。 4.以功能主治命名: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如开胸顺气丸,功效为顺气化滞,消食逐水,宽胸散结;清音丸,功效为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润喉开音;寒喘丸,主治肺寒哮喘;白带丸,主治赤白带下等。 5.以其他方法命名: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命名方法。有以成药性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等。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服用剂量为七厘等。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 (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 1.按功效分类: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 2.按病证分类: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 3.按剂型分类:如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 4.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5.按管理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 (三)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1.传统方 指源于古典医籍,方证明确,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如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 2.经验方 包括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效经验方,著名医师的经验方,医院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由名家集体拟定的处方。如白带丸。 3.科研方 通过研究试制,经国家或地方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处方,如银杏叶片。 (四)中成药的处方结构 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而成。 1.君药(主药) 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药物。 2.臣药(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