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行知的教育思
PAGE
PAGE 27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热爱人民,胸怀改造社会的理想,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是安徽省黄山市歙〔shè〕县人,家境清贫。陶行知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5岁那年,入歙县县城崇一学堂。年轻的陶行知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他曾在学堂楼的卧室墙上,题写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
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年6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发表在《金陵光》学报上,在文章的“共和与教育”部分中,陶行知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189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189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1914年8月,他赴美国留学,初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攻读市政学,一年后,获得政治硕士学位。由于坚信通过教育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创造一个民主国家,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不能有共和制的存在,于1915年秋,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读教育科学,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授的学生。1917年夏,在取得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后,毅然谢绝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怀着“我要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宏愿,回到了苦难的祖国,踏上了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征途。
1917年,26岁的陶行知自美国学成归国,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现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 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第4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1926年陶行知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
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第4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931年春,陶行知返回上海。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儿童团员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还由儿童团员讲故事,当小先生。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而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于是,1939年7月,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学校除设普修课之外,另外设有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舞蹈等组,因材施教,培育人材幼苗。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名闻中外,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专程访问了育才学校,给学生留下了“一代胜似一代”的签名题词。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他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垒,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向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钢结构第三章作答案.docx
- 钢结构斜拉索桥工控制要点及检查内容.doc
- 钢结构设计原理--拉弯、压弯构件.ppt
- 钢结构考试计算.doc
- 钢结构采光顶施方案.doc
- 钢轨安装施工方.doc
- 钢铁企业工艺流.doc
- 钣喷车间流程及理制度.docx
- 钢铁产业链基础识.pptx
- 钳工培训计划及纲.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