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没段施工组织设计
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PAGE 40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段设计图纸、补遗书、参考资料等招标资料。
1.1.2 由设计文件明确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1.1.3 施工现场考察及调查周边环境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1.1.4 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5 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1.2 编制范围
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段设计图纸中,同硚孝高速拼接的A、B、G、H匝道拼宽段。包括425米的17孔2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10联(3~5孔)现浇C50预应力现浇箱梁,以及该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的钻孔桩、承台、墩柱、盖梁以及桥面附属设施。
2 工程说明
2.1 工程概况
本桥为硚孝高速东流港高架桥接泾河互通段,东流港高架桥在与泾河互通衔接段范围内上部均为25m预制组合小箱梁、下部为桩柱式桥墩。东流港高架桥与泾河互通中A、B、G、H匝道衔接段分别为300m、877.5m、325m、225m,共计1727.5m。
2.2 工程地质
2.2.1 工程现状及沿线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冲湖积平原区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洼,海拔高程多在28.0m以下,是汉江、长江以及东西湖、汈汊湖和汉江支流汉北河、老府河等共同沉积所致。场地内湖塘密布,河渠纵横,水系发育,地面多为稻田、藕塘、鱼塘。
2.2.2 气象
武汉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热,春湿秋旱,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季少雪等 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41.3 ℃,极端最低气温-18 ℃。多年平均降水量1261.2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最大年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mb,相对湿度75.7%。4~7月多东南风,其余多为北风或东北风,最大风力八级,风速27.9m/s,大气影响深度为3.0m,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m。
2.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分布情况如下:
⑴ 上层滞水:分布在地表以下第一层含水层上部,为附着性地下水。水量小、水位不稳定,为毛细水和薄膜水,附着水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上部粘性土,近地表分布广泛,排泄以蒸发为主,蒸发量一般大于补给量。水量贫乏。
⑵ 孔隙潜水:本区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一级阶地及河湖两岸的全新统地层中。孔隙潜水只赋存于第四系地层的粉土、砂土和砂砾层中,水量较丰富,季节性变化较大,具无压——微承压性。根据钻探揭露,稳定水位一般在地表以下1—3m。是本路线区的主要地下水类型。
⑶ 孔隙承压水:路线区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广泛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地层下部粉—细砂土、砂砾石层中,隔水层主要是亚粘土层或粉土、粘土层,厚度在5—20m之间,水量相对较丰富,水位较稳定,水化学类型中碳酸钙型。
路线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的下渗,沟渠、河、湖及灌溉入渗补给。接受大气降水和区域内地表水体补给的主要是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相对而言,其下伏的孔隙承压水难以直接接受补给。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条件与汉水、长江及其支流府河及纵横交错的水网有互为补给和排泄关系,季节性明显,水量变化较大。表层毛细水、薄膜毛细水、薄膜水蒸发是其主要的排泄形式。
2.3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100km/h
路基宽度:33.5m
2.4 主要工程特征和数量
2.4.1主要工程数量
东流港高架桥与泾河互通中A、B、G、H匝道衔接段分别为300m、877.5m、325m、225m,共计1727.5m。包括425米的17孔2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10联(3~5孔)现浇C50预应力现浇箱梁。
桥梁结构形式表 表1-1
部位
桩号
结构形式
跨径(m)
桥长(m)
A匝道K10+158~K10+433
91~102#
预应力现浇箱梁
12×25
300
B匝道K10+408~K11+285.5
101~137#
预制小箱梁+预应力现浇箱梁
31×25+20 +4×20.625
877.5
G匝道K9+108~K9+433
49~62#
预应力现浇箱梁
13×25
325
H匝道K9+433~K9+658
62~71#
预应力现浇箱
9×35
225
2.4.2主要工程特征
⑴ 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