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性能试验
第 卷第 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6 1 Vol.26 No.1
年 月
2009 1 Journalofthe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January 2009
文章编号: ( )
10021175200901005008
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性能实验
冯剑超 曲 伟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 年 月 日收稿; 年 月 日收修改稿)
2008 3 6 2008 5 23
,
FengJC QuW.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heattransferperformanceofnanofluidpulsatingheatpipes.Journalofthe
, , ():
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2009261 50~57
摘 要 建立了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台,对以体积分数为 的 和 纳米
1% TiO?HO CuO?HO
2 2 2
流体及基流体为工质、 充液率的脉动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工质静止时,纳
55% .
米颗粒在脉动热管中会发生沉淀,但工质的运动能够使沉淀纳米颗粒再次悬浮;随着温度的升
高,纳米颗粒的悬浮稳定性减弱;与基流体工质相比,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低,启
动时间较短,工作温度低,传热热阻小,温度波动振幅小、频率高;纳米流体能大幅提高脉动热
管的传热性能,工作温度为 时,蒸馏水、 及 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分别
110℃ TiO?HO CuO?HO
2 2 2
为 、 和 ;两种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接近
023℃?W 011℃?W 013℃?W .
关键词 脉动热管,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启动,传热
中图分类号 TK124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机械设备日趋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如何实现有效的热管理成为许多技
术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
1在 年利用工质在毛细管中形成气塞和液塞、受热后发生相变而引起压力变化、在管内
Akachi 1990
发生振荡运动的原理发明了脉动热管 脉动热管有着结构简单、设计灵活、成本低、体积小、可承受高热
.
[ ]
2~9
流密度等优点 ,为实现高效换热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脉动热管所用毛细管的最大管径与所选工质有关 为了能使工质在脉动热管内形成以气塞、液塞分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化工厂室外管线泄漏火灾事故之预防应用分析.pdf
- 石油管道隔热涂层织物的制备.pdf
-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中EDTA滴定氧化钙量和氧.pdf
- 矿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大纲.pdf
- 矿物掺合料对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pdf
- 矿井通风系统环境温度实时计算与应用.pdf
- 矿山机械行业度身定制解决方案voestalpine.pdf
- 矿化胶原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df
- 矿井扩散塔喷淋换热装置热质传递模型及参数优化.pdf
- 砂土与硫酸腐蚀混凝土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pdf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word】附答案详解.docx
- 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名师推荐)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