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中地位再评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尚不尽人意 陈灿 教授 2015.12.104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中的地位再评价 2 Main content 1 Main content 2000年 2015 2015年10月,美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 This guide updates a version published in 2007 静脉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口服 室性心率失常 心房颤动和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率失常 2004年 国内胺碘酮应用以此为主 “更新”而非重新制定 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仍然沿用2004版指南 不以国外任何指南为蓝本,自行检索国外文献和循证医学的材料 加入我国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 参考国内外2004年后有关心律失常领域新指南 修改一些不正确之处 2 Main content 1 Main content 盐 酸 胺 碘 酮 O C C2H5 -O-CH2-CH2-N HCl C2H5 (CH2)3-CH3 I I Amiodarone O 碘化苯并呋喃衍生物 化学结构导致其容易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六十年代后期发现胺碘酮具有抗心绞痛作用 七十年代初才发现胺碘酮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 八十年代初美国用它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因剂量大(负荷剂量达37.8g,维持量达1.2g/d),出现严重毒副作用,胺碘酮的临床应用进入低潮 1989和1991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 I和II)的结果表明,IC类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英卡尼和莫雷西嗪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值得怀疑 重新评价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地位 多因素作用 ——钾通道阻滞(III类药物): 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IKr)。阻滞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 不同于其它纯Ⅲ类药(选择阻滞Ikr ),具有一定的使用依赖性,尽管延长QT,极少产生扭转室速。 — 钠通道阻滞(轻度) 不同于其它Ⅰ类药,促心律失常少,不增加死亡率,不抑制心功能 多因素作用 ——钙通道阻滞(轻度) 抑制早期后除极(EAD)和延迟后除极(DAD) 减少扭转室速 ——非竞争性抑制a、b肾上腺素能受体 削弱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抑制急性期的电不稳定性,利于VT/VF防治 抗心律失常作用 减慢窦性心律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 抗心肌缺血作用 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 极高的脂溶性,分布容积大(60L/kg) 易在肺、肝、肾、心、脂肪等沉积 口服生物利用度30%-50%,口服达峰时间2.5-5小时 静脉达峰时间15-30分钟 属三室模型 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 需要数月达到血浆稳态 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毒性作用相关性不好 肝脏代谢,粪便、胆汁排泄,几乎不从肾脏排泄 清除半衰期变异大且长:口服 35-110天 胺碘酮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长 以上特点决定了: 胺碘酮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用药方法:负荷量+维持量 起效时间长,停药后清除时间长 用药的复杂性 静脉制剂与口服制剂作用不完全相同 静脉应用早期主要表现为I, II,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III类药物的作用出现较晚 较长时间静脉用药会出现口服药的药理作用 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其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负荷量越大,起效越快 静脉起效时间数小时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现象并存 作用机制复杂,仍在探讨 尚无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取代 最大程度获益、减少风险、合理应用仍是主题 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为: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 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房颤不断取得进展,但药物仍是多数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在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时,当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胺碘酮并不增加重症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未促使心功能恶化,使之成为重症情况合并房颤时的首选药物 转复房颤 房颤后维持窦性心律 控制房颤心室率 胺碘酮不加重心衰并且有可能使其改善。产生促心律失常作用较其它药物小 慢性心衰伴有症状性房颤,可考虑应用胺碘酮控制节律,但属二线治疗,仅用于其他治疗不成功的病例 慢性心衰伴无症状性房颤,衡量效益风险比,应选择控制心室率 房扑心室率较难控制,通常需要较高的药物剂量,甚至两种或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