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一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漳浦古代人物概述 林祥瑞 漳浦 自唐垂拱二年 ( 年)建立漳州时附州为县,至清 宣 统三 年( 年 ),封 建 时代 结 束 ,共 历 一 千 二 百 多年 。其 间,州治几经迁徙 ,而县治 自唐开元 四年( 年 )随州治迁 到李澳川后至今不变 。漳浦县建县 时,幅员广 阔,东至大海 ,东 北至太武 山,西至龙岩县界 南至分水关,与广东潮 阳接壤,北 与龙溪县交界 。由于历代行政 区划 的变更,漳浦县划 出部分土 地 ,分 别 归属 南 靖 ,诏 安、平 和、海 澄、东 山、云 霄等 县 ,又 从 南 靖划 出石榴等地归入漳浦县 。就现有漳浦而言,在历史的长 河 中,涌 出了许 多杰 出的人才 ,为 国家、为社会 做 出应有 的贡 献 。 一、唐、宋、元 人 物 唐与北宋 时,漳浦属开拓时期 ,人物寥寥无几;南宋 时社 会 比较稳 定 ,经济、文化 已渐趋 发展 ,然而 ,著名人物 也不 多; 元朝是处于蒙古族 尚武精神 的统治下,文化几乎停滞,原 《漳 浦县志》关于元朝的记载也近于空 白。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 较为著名的人物有唐朝陈元光、陈 潘存实,宋朝蔡元鼎、 郑郊、吴与、高登、黄克宽 以及元朝 的周佑等 。 、陈元光 ,陈王 向、潘存实 陈元 光、字廷炬 ,号龙湖 ,河 南光 州 固始人 。唐 总章二年 年 )随父 亲 陈政 到 泉、潮 间平 定“啸乱 ”。陈政 死 后 ,陈 元光代父领兵 。垂拱二年( 年 )创建漳州 ,并首任刺 史,功 勋卓著,至今,漳州人民尊称为 “开漳圣王”。其部将有马仁、 许天正,卢如金等。他的著作有 《玉钤集》、 《龙湖集》等。 陈珦 ,字朝佩 ,号迂斋 ,陈元光子 ,漳浦人 。唐万岁通天 元 年( 年 )举 明经科 ,是漳浦县第一个进士,回漳州主持 文学,后被聘主龙溪松州书院。开元二年( 年 ),他 继 承 父 志 ,接任刺 史职务 ,继续平 定地方“叛乱 ”。后来 ,他 认为 以原屯军设州治处 多瘴气 ,又地近潮州 ,多“寇乱 ”,于开元 四 年( 年 ),把州治迁到梁 山北面 的李澳川,即今漳浦县 城,并在城西西宸岭建威惠庙,祀其父陈光元,这是漳州 由朝 廷敕建 的第一座威惠庙。 潘存实,字镇之, 甘棠 (今官浔镇马 口附近)人。唐元和 十 三 年( 年 )进 士 ,官至户部侍 郎。年轻 时,与好友龙溪 人周匡物读书于龙溪名第 山,后来,两人 同登进士,时人称为 “周潘二先生”。潘存实是唐元和间着名诗人,诗赋具有高 深的造诣,他的作品被选入 《文苑英华》和 《唐文萃》,《全唐 诗》选入他的诗 《玉声如乐赋》。他的著作有 《良山存稿》。 、蔡 元 鼎、吴 与、高 登、黄 克 宽 蔡元鼎,字国宝,号蒙斋,赤岭蔡坑人。生于唐代末年, 经五代衰乱 ,隐居大帽 山,并进行讲学,学生近千人 。他死 后,被尊称为蒙斋先生。宋代学者朱熹匾其祠 “立志圣贤”, 并称赞说:“白露零而苍葭不改其色,风雨晦而鸡鸣不 改其 音 ,使后之论世者瞻梁峰之崔巍 ,辄仰止于帽山”。他 的著作 有 《蒙斋诗文集》等。 郑郊 ,佛昙 白石人 ,宋熙宁间解元、进士,世称郑解元。 熙宁三年 ,尝请移学宫 (孔庙和儒学 )于官塘 (即今孔庙 处 )。他 博 学 多才 ,善 文 辞 ,写 有 《鸿 江 赋 》 ,描 述 家 乡鸿 江 (也称黄如江)一带风物人情与优美景色。 吴与 ,字可权 ,居里 未详 。宋元丰五年( 年 )进 士 ,官 至奉议郎,潮州通判 。为官廉正不阿。一生历官所得俸禄钱, 用来购买书籍 ,存书共三万余卷 ,在漳浦梁山下筑一座书库 储藏 ,后人称为 “吴奉仪书室 ”。他是我 国宋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