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西口腔考博修复考习题原习题及答案整理
2010年
简述牙体缺损修复的原则
生物学原则:
保护余留组织:
尽可能保护牙体组织:
牙体预备应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尽量减少预备量,达到下列目的:
为修复体提供空间,便于修复顺利就位;
利于建立正常外形,并形成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
防止龋坏发生和缺损的发展,利于咬合关系的协调;
修复体的颈缘线与外形线应尽可能短,并且与牙体组织精密结合,以防止微渗漏和继发龋的产生;
保护牙髓组织:
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应该使用冷水降温;
制备引导沟控制牙体预备深度,注意髓角和颈部等易穿髓部位;
同时在预备完成后予以脱敏和暂时修复体保护。
保护牙周组织:
修复体的边缘应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边缘无悬突,减小对牙龈的刺激,要求预备及取模时边缘清晰,修复体制作时形成良好的边缘密合;
龈下边缘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最大,应尽可能采用龈上或平龈边缘,
但在以下情况除外:
缺损达到龈下,牙冠高度不足,位于可视美学区域的修复体边缘;
根据修复体种类、修复材料及美观要求选择合适的边缘类型;
恢复正常的轴面形态和邻面接触;
恢复正确的形态:
唇颊面形态:
正常形态可以维持龈张力,对牙龈产生一定的生理刺激,并形成良好的自洁作用:轴面外形突度过小,会导致食物长期撞击牙龈,形成牙龈损伤;
轴面外形突度过大,对牙龈无按摩作用,牙体自洁作用差,长时间会导致牙龈萎缩;
邻面形态:
正常的接触关系,可以稳定牙位,维持牙弓形态,分散咀嚼压力,防止食物嵌塞;
不同牙位触点的位置:前牙位于切缘,前磨牙位于牙合1/3,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位于颊1/3,磨牙位于中1/3;
随着年龄的增加,触点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变化;
邻间隙是位于龈方的外展隙,修复体在此区域应无悬突:
切缘和牙合面形态:
形成正常牙合面形态;
正中咬合、侧方咬合、前伸咬合无干扰;
生物力学原则:形成正确的固位形和抗力性
固位形:
适宜的聚合度:经典的要求是2°~5°,实际临床工作达不到这样的要
求,前牙较为理想的是10°左右,磨牙为19°~22°;
长度:预备后的基牙长度应在不影响对颌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足够长度;
附属结构:在聚合度过大或长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固位沟、箱状结构、钉洞等以增加固位;
就位道:直接修复体可以形成一定倒凹,而间接修复体应避免就位道上的倒凹,并与脱位道形成一定角度,产生锁结作用,
只有一条就位道能产生最大的固位作用;
抗力性:
预备量:足够的牙合面和轴面预备量是良好抗力性的保证,固位沟、箱状结构等附属结构也能增强抗力性
功能尖斜面:缺乏功能尖斜面可能造成该处修复体过于薄弱,或外形过大,或牙体预备量过多;
在上颌牙的舌尖和下颌牙的颊尖形成功能尖斜面显得尤为必要。
美学原则:在前牙的美学可见区,尽量减少修复体边缘的显露;
颈缘线位于齐龈或龈下位置,嵌体、部分冠、贴面的边缘线尽量位于舌面和邻面;
恢复良好的色彩和形态。
尽可能保护保存牙体组织:
保存患牙牙髓活力:牙髓坏死以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牙体组织代谢异常,出现牙体变色、脆性增加等情况,未经彻底根管治疗可引起根尖周炎。
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应该使用冷水降温,制备引导沟控制牙体预备深度,注意髓角和颈部等易穿髓部位,同时在预备予以脱敏和暂时修复体保护。
尽量减少牙体组织的切割:牙体预备应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尽量减少预备量,达到下列目的:为修复体提供空间,便于修复顺利就位;
利于建立正常外形,并形成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
防止龋坏发生和缺损的发展,利于咬合关系的协调。
恰当的设计:修复体的颈缘线和外形线应尽可能短,要求边缘与牙体组织精密结合;
根据情况在嵌体、部分冠、贴面、全冠、桩冠等种类中选择合适的类型,同时从固位角度出发适宜选择针道、轴沟、箱状结构等固位方法;
修复体应该覆盖缺损和切割部分,以防止继发龋、牙髓炎,并形成正常解剖外形,消除症状。
恢复牙体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
唇颊面形态:正常形态可以维持龈张力,对牙龈产生一定的生理刺激,并形成良好
的自洁作用;
轴面外形突度过小,会导致食物长期撞击牙龈,形成牙龈损伤;
轴面外形突度过大,对牙龈无按摩作用,牙体自洁作用差,长时间会导致牙龈萎缩
邻面形态:正常的接触关系,可以稳定牙位,维持牙弓形态,分散咀嚼压力,防止
食物嵌塞;
不同牙位触点的位置:前牙位于切缘,前磨牙位于牙合1/3,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位于颊1/3,磨牙位于中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