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物理勘探及非地震勘探 第二章 地球物理勘探 及非地震勘探技术 第一节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简况一、国外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包括重力勘探、滋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 1. 重力勘探 始于1915年,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的Egbell油田使用重力勘探原理进行了第一次扭秤测量。后来,扭秤被重力仪所取代,最早的重力仪是1918年出现的。 2. 磁法勘探 磁法随着观测仪器精度的提高和处理技术的发展,用于油气藏的研究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3. 电法勘探 近年来电法勘探中的电磁法在理论和仪器方面发展较快,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尤其是瞬变电磁测深法和电磁阵列剖面(连续电磁剖面)法,是目前用于深层和消除浅层干扰的良好方法。 4. 地震勘探 最早的地震勘探方法是折射波法(1919一1921年)。20世纪30年代,地震反射波法开始用于油气勘探。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期间有三项技术的发展可认为具有突破性: 其一是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其二是可控震源; 其三是多次覆盖技术。 此外,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中出现了第一台数字地震仪,并且道数不断增加;地震震源也产生了飞跃,出现了可控震源。数字地震仪和可控震源的出现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多次覆盖技术。 二、国内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 我国的石油物探技术是从1939年开始发展的。当时,物探界的老前辈翁文波先生从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重庆原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并首先开设了地球物理勘探课程,吸收了一批爱好石油物探的师生。1940年,翁老先生进行了重磁力方法试验。1945年9月,玉门油矿成立了第一个重力队,由他任队长。随后,1947年成立了第一个磁法队。1951年3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队,使用的地震仪是美国轻便型24道光点记录仪,钻机也是美制的300m车装液压钻机。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开展物探普查阶段。在此期间,不但地震队伍发展快,而且地震仪器和地震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石油物探大发展的阶段,物探队伍超过了350个。 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物探资料处理技术和解释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油田分别进行了新一轮的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换代,多节点、并行算法的巨型计算机和相应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技术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的石油物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由于众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石油物探技术尤其是物探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差距。 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勘探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整个过程是:人工产生地震波从震源点向下传播,遇到地下不同的地质界面时产生反射,然后传向地表;在地表用仪器测量到达地面的反射波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数字化记录在磁带上;记录的数据经过数字计算机的精细处理,生成地层构造的图像剖面;有经验的地质学家或地球物理学家可以对这些剖面进行解释,确定它们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和这些岩石里边是否含有有价值的资源。 ? 从地震仪器的发展,地震勘探经历了光点记录仪、模拟磁带记录仪、数字磁带记录仪,仪器道数从1道发展到数千道,数据传输有线并行传输发展到无线遥测传输;记录位数由浮点增益的15位到固定增益的24位 。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油气勘探形式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其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以寻找更加精细的地质体和小型的油气藏;井中VSP法,以确定井旁地质体、求取速度和标定地震层位等;还有多波勘探、井间地震、四维地震、高精度三维等。按不同的勘探区域,还开展了深层勘探、山地勘探、复杂地表勘探以及滩海勘探等。这些新技术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新贡献。 综上所述地震勘探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技术系列和新的技术分支。大体上来看可分为勘探地震和开发地震,勘探地震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油气藏或矿藏,开发地震是为了油气(矿)藏的开发提供服务的。 地球化学(化探)方法是对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植物、水系以及湖底沉积物等天然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鼠标的设计.doc
-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
-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doc
-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docx
- 基于vb的调压pid温度控制系统主界面设计.docx
- 哈工大自主设计实验报告.doc
- 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途径与方法研究.doc
-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doc
-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doc
- 基于PLC的花式喷水池控制系统设计.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