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业总集:文教分册.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业总集: 文教分册 中国部分 “诸子百家”的由来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 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 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 所谓 “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 尊称, “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提到诸子有 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 《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有儒、 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家。 《隋书·经籍志》中提 到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 行、医方14家。其中以儒 (创始人是孔子)、墨(创始人是墨子)、道(创 始人是老子)、法 (韩非子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响最大。 文章的由来 古时,“文”和“章”指的都是带有彩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作“文”, 红白相间叫作 “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而已。“文 章”译为现在文字作品之意,乃汉代之事。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学风气极浓, 人们都喜欢用 “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到今 天的 “文章”——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了。 汉字横写的由来 中国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 形式不合乎人们的习惯和视觉要求。当近代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 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等情况后,汉字竖写就更感不便,需要改革。 提出汉字竖写改横写的第一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 杂志编辑钱玄同。在 《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 的公开信,首次提出了汉字 “竖改横”的见解。钱说:“人目系左右相并, 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 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 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 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以后,钱玄同又在 《新 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 “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 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许。经过《新青年》的倡导,汉字横写逐渐推广开来。 汉字大写数字的由来 汉字的数目字中,与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 对应的,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0个大写字。最初小 写字易识易写,但也易被改动,如 “一”可改成二、三、五、六、七、十等。 于是,有人从浩瀚的汉字中找出10个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 合 (如银行支票、财务收据)的专用数目字。实际上这些字的原义并非指数 目。壹:即专一。贰:变节,背叛。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谒见。 肆:任意妄为。伍:古有 “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 地。柒:漆树或漆料。捌: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把 东西拣起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最初给汉字注音所用的就是拉丁字母A、B、C、D……共26个,是世界上 目前流传最广的字母。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 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 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 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以后又陆续 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威妥玛 式”,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 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自造了一种 “切 音新字”。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 “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 章等人又制订了 “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批准颁布了 《汉语拼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 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