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印原理95.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成印原理95

计算机组成原理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顾 浩 赵宝华 第4章存储系统 本章要点 与早期的以运算器为中心的计算机不同,现代计算机已形成了以存储器为中心的系统结构。存储器和存储系统已成为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最大吞吐量的决定性因素。 本章讲解的思路是先讲存储系统,再讲组成存储系统的存储器。 重点讨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存储系统和存储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存储系统通常是由几个容量、速度和价格各不相同的存储器,按一定的体系结构组织起来而构成的系统。现代计算机都采用多层次的存储器而构成一个分级的存储系统。 目录 4.1 分级存储体系 4.2 主存储器 4.3 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结构 4.1分级存储体系 4.1.1 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 1.存储容量 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重要部件, 犹如一个庞大的“数据仑库”。存储容量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被定义为存储器中可容纳的存储单元的总数。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8位二进制数码),还可用KB、MB(兆) 、GB(吉) 、TB(太) 、PB(皮) 、EB 、ZB 、YB来衡量。 2.存取速度 存储器的存取速度通常由存取时间Ta、存取周期Tm和存储器带宽Bm来参数来描述。 (1)存取时间Ta: 又称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容量单位 1 kilobyte kB = 1000 (103) byte 1 megabyte MB = 1 000 000 (106) byte 1 gigabyte GB = 1 000 000 000 (109) byte 1 terabyte TB = 1 000 000 000 000 (1012) byte 1 petabyte P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1015) byte 1 exabyte E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18) byte 1 zettabyte Z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1) byte 1 yottabyte Y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4) byte 1 nonabyte N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7) byte 1 doggabyte DB =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30) byte 4.1.1 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 (2)存取周期Tm: 又叫读写周期, 是指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 即连续两次访问存储器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一般情况下,Tm>Ta。 (3)存储器带宽Bm: 又称数据传输率, 是指每秒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 为提高存储器的带宽, 可采取以下措施: ● 缩短存储周期。● 增加存储字长。 ● 增加存储体。 (4)可靠性: 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 存储器无故障读写的概率。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来衡量。 4.1.1 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 (4) 功耗: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是衡量环保性“绿色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存储器件耗电多少, 也反映了其发热的程度。 (5) 性能价格比: 是衡量存储器经济性能好坏的综合性指标。这项指标与存储器的结构和外围电路以及用途、要求、使用场合等诸多因素有关。 每个字节的成本 c=C/S(元/字节) 4.1.2 存储系统的分层结构 1.计算机应用对存储器要求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对存储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 又希望成本价格低。这些要求自身矛盾, 相互制约, 在同一存储器中难以同时满足。 合理地分配存储容量、速度和成本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分级存储.这是一种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的折衷方案。 2.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往往重复使用它刚刚使用过的数据和指令, 实验表明,一个程序用90%的时间去执行仅占10%的代码。 分层结构的存储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上的, 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时间方面: 在一小段时间内, 最近被访问过的程序和数据很可能再次被访问。即当前正在使用的信息很可能是后面立刻就要使用的信息, 程序循环和堆栈等操作中的信息便是如此。 (2)空间方面: 最近被访问过的程序和数据, 往往集中

文档评论(0)

173****1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