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与饮病之李源流t
论痰与饮认识之源流发展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新宇 道可道,非常道 痰,通常的病理产物。 痰与饮作为病名或病理之特殊性 痰与饮的源流 痰饮的病证特点及治疗启示 什么是饮(1) 《周礼》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曾子:人莫不饮食也。 但饮自饮,食自食。 孟子: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饮”:咽水也,与食之咀嚼不同。 什么是饮(2) 周礼上记载:辨四饮之物。 大抵茶汤酒浆流质者属诸“饮”的一类。 饮的含义有二: 流质者; 咽而无须咀嚼貌,同时有含受之意者。 什么是饮(3) “饮”本是人们生活上正常生理表现。 渴者易为饮,渴不择饮。 饮与食都是应该适当和控制的。 所以《周易》有:“节饮食” 《内经》有:“饮食有节”。 饮与“伤饮”(1) 不节饮食则必然是“恣饮”或“不择饮”而导致“伤饮”。 伤于食容易发觉,伤于饮往往忽略。 清·裴兆期对伤饮有这样的话:“食伤人所易知,饮伤人都不觉,不惟茶汤浆酒以及冰泉瓜果之伤,谓之伤饮,即服药过多,亦谓之伤饮。” 现代之“伤饮”,尤其是“伤冷饮”。 《内经》“形寒冷饮则伤肺”。 饮病与水气病 可见:凡由于流质摄取太多而致病者,皆属于饮病。 饮病之成因是伤于饮,换言之,饮病亦即是水气病。 在程度上讲:水气病之轻者则为饮病,重则名为水气病。 什么是痰 痰字古作淡,淡与澹通,水动貌。 淡,从构词法分析,与水、火相关。 《说文》:澹,水摇也。 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谓:“痰本作淡,淡,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涎、云沫是也。” 《内经》有关“饮”之论述(1) 《内经》无痰饮之名,却多有关“饮”之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 “太阴之胜,独胜在湿气内郁,饮发于中,跗肿于上。”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饮发于中。”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 《内经》有关“饮”之论述(2)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少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民病饮发。” “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注下。”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饮发中满。”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脉经》等论“淡饮” 《脉经·卷八》、《千金翼·卷十九》俱作“淡饮”。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云:“淡饮,谓膈上液也。” 《金匮要略》等论“痰饮” 考“痰饮”一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癖” 痰饮这个病名首创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并首先对痰饮病的证候、分类、论治等系统论述的古典医藉。 痰饮病实际上即淡饮或饮病,故宋·朱肱《活人书》说:“痰,胸上水病也。” 现在所述的痰,《金匮》称为“浊唾”、“涎沫”。 痰饮的分类(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除统名痰饮而外,并分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饮,其中还有“伏饮”和“留饮”两个名称。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饮。 痰饮的分类(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饮的分类(3)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痰饮的分类(4) 《千金翼方》称:淡饮、溢饮、留饮、流饮、澼饮等五饮。 《诸病源候论》说:有饮症十六候,除不称伏饮外,对诸饮均有论述。还分别列有热痰、冷痰、痰结实、鬲痰、诸痰等证候,为痰证的分论而开其端。 痰饮的分类(5) 《诸病源候论》云: “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 “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 二证分别相类于痰饮、悬饮。 《金匮》在饮病的分类与后世比较(1) 饮病虽分为四或五或六类,总的说来,实则仅痰饮一病而已,痰饮而外的“饮”,或是描写其证状,或者是形容其病情,或者是叙述其病理变化的。 《金匮》在饮病的分类与后世比较(2) 痰饮是致病的原因,由病因而成为病名的,所以痰饮可以概括诸饮;《金匮》的悬、支、溢是形容词,如悬挂、支撑、泛滥,是用以比划病的证状,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S 01021—2019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设备出厂检验报告.docx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6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扶贫农产品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考研真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VIP
- SHS 01025—2019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 幼儿园大班社会《勇气》有声PPT课件.pptx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5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HG∕T 6135-2022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