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与艾滋病(2千0110307).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品与艾滋病(2千0110307)

毒品与艾滋病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国家工作组成员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 李建华 教授 第一部分 毒品基本知识 毒品的定义 狭义的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严重依赖性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广义的定义: 出于非医疗的目的,使用某些成瘾性物质以获得躯体和精神上的特殊感受,这些成瘾性物质在这种状况下就成为了毒品。 一、常见的毒品 (成瘾性物质) 鸦片类 麻醉品(鸦片、吗啡、可待因、杜冷丁、海洛因、美沙酮) 可卡因 ATS:苯丙胺类兴奋剂 甲基苯丙胺 或 “冰” 亚甲二氧基甲基 苯丙 胺 (MDMA) 或 “摇头丸” 大麻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类) 苯二氮杂卓类 (安定类) 酒精 香烟 有机溶剂类和其它 二、药物依赖的定义 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小鼠的成瘾模式 冰毒对猴脑的损害(PET) 三、吸毒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 三、吸毒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 个人(社会化不足、即刻满足人格、反社会性人格、情绪障碍等。) 家庭(家庭缺陷、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中有吸毒者等。) 社会(贫困、缺医少药、失业率高、现代化的冲击、社会不安定、缺乏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没有安全感、毒品容易获得、社区缺乏应对毒品的能力等。) 毒品使用不同阶段的概念 毒品使用(Use) 毒品滥用(Abuse) 毒品依赖(Dependence) 毒品依赖的特征 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 耐受性 第二部分 吸毒与艾滋病 吸毒与艾滋病 注射的原因(追求快感、省钱、干净、方便等) 共用注射器、共用过滤纸、共用溶器(认同感、相信对方没有病、缺乏防病知识、“瘾”发时没有注射器、集中注射地等。) 吸毒者的多性伴取向 吸毒者的卖淫 性工作者中的吸毒问题 由高危人群开始, 传播到一般人群的全球共同模式 85-91 年泰 国 曼 谷 静 脉 吸 毒 人 群 艾 滋 病 病 毒 感 染 变 化 89-90 年 泰 国 妓 女 与 男 性 病 病 人 艾 滋 病 病 毒 感 染 率 变 化 某些地区的桥梁人群 正在形成 某地区: 注射毒品人群HIV血清阳性率为62% 性工作者人群HIV血清阳性率为6% 产前门诊孕妇血清阳性率为1.4% 第三部分 减少危害 全球禁毒策略 减少毒品供应 减少毒品需求 减少与毒品使用相关的危害 减少毒品供应 打击非法种植原植物 打击非法贩运易制毒化学物品 打击毒品的非法生产 打击毒品走私和贩运 减少毒品需求 三级预防体系 对大众的预防 对有高危险行为青少年的预防 对毒品成瘾者的药物治疗、社会心理康复、善后照顾和回归社会训练 减少毒品危害的方法 美沙酮维持治疗 丁丙诺啡维持治疗 清洁针具交换 安全套促进使用 减少危害 减少危害的举例 1、驾驶汽车系紧安全带 2、驾驶摩托车需带头盔 这样的措施会增加交通意外事故吗? 答案是否定的。除此之外,它能够减少交通意外时对当事人的伤害。 为什么要减少危害 吸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复吸率高是一个即存的事实 注射毒品是一个客观存在 减少危害的定义 定义:主要是在不一定要完全戒毒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方法来减少与毒品使用相关的危害。 主要的相关危害是病毒经血传播:艾滋病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 其它的危害包括: 吸毒的社会成本 吸毒的经济成本 吸毒者丧失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违法犯罪等 美沙酮维持治疗 为鸦片类药物依赖者提供一种方便、合法、医学上安全和有效的药物以替代长期非法使用毒品。 与鸦片类药物依赖者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她们提供预防疾病的知识、社会心理支持。 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恢复吸毒者的个人和家庭功能。 预防经血液传播的各种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 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对 禁毒防艾工作的影响 针具交换项目的效果 新疆中澳区域性项目的结果显示(倪明建等,2007年),在项目活动结束后,注射毒品者共用针具率下降了51.7%,与配偶的安全套使用率上升了44.9%,与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上升了56%。 云南省中澳项目实施后发现(朵林等,2007年),注射毒品人群中每次注射使用新注射器的比例从基线调查的40%提高到随后调查的61%中看出。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有明显的改善(1%上升到35%)。 针具交换项目的效果 (HAMMETT et al. 2006)在广西宁明县和越南北部的Long Son省开展了为期2年的跨边境针具交换项目,结果显示,项目覆盖了项目地区的大部分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