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   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3、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16、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18、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1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20、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

文档评论(0)

131****9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