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334-1993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 404
  • 0
  • 约1.4万字
  • 约 12页
  • 2019-01-1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1993-02-25 颁布
  •   |  1993-10-01 实施

MT 334-1993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334一93 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 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铅酸蓄电池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以下简称“电源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沼气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用的电源装置。 2 引用标准 GB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4942.2‘低压电器 外壳防护等级 GB10978.1煤矿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用铅酸蓄电池 技术条件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技术要求 I1 电源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验单位审批的图 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取得防爆合格证。 3.2 电源装置运行环境温度为一10-+40C. 3.3 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由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外壳、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及矿用 隔爆型连接装置组成。 3.4 电源装置中蓄电池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用隔板将蓄电池隔开并楔紧,隔板的结构应有利于自然 通风。 3.5 电源装置中相邻的蓄电池之间最大放电电压不大于24V时,极柱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小于35mm; 当最大放电电压大于24V时,则每超过2V,爬电距离应增加lmm, 3 . C ︺ 电源装置内部(不包括蓄电池内部)的任何地方,氢气浓度(体积比)不得超过。3X. 3 , 了 电源装置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蓄电池组极柱对蓄电池组外壳(地)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1要 求 0 表 1 电源装置额定电压 最小对地绝缘电阻 V kO 150u(200 } 100u(150 } 50u簇100 15 u镇50 10 38电源装置内部蓄电池连接可用耐酸铜芯竺曳_IA燮A鱼夔丝鱼塑76RAliC-F丝%V:7鬓迎垫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3-02-25批准 1993-10-01实施 MT 334一93 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和引出线均采用双线制且每根连接线(或硬连接条)应能承受回路额定电流。 3.9 电源装置中连接线或硬连接条与蓄电池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连接须牢固可靠,其接触 电阻(从极柱平面中心到接头中心)在20℃时,应小于2即。 110 电源装置中连接线(或硬连接条)与蓄电池极柱连接后裸露带电部分须有可靠的耐酸绝缘护套. 并留有测量用的小孔。 3.们 电源装置的引出线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应采用矿用隔爆型连接装置,该装置须牢固地固定在 蓄电池组外壳上,引出线通过蓄电池组外壳处应添加绝缘物(如套管),并对绝缘物两端加以固定 3.12 蓄电池组外壳上盖与蓄电池顶端间隙应不小于IOmm. 3.13 电源装置中连线两端极柱间的温差不得大于5C,整个箱内极柱温差不得超过101C. 3.14 矿用隔爆型连接装置须符合GB3836.2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3.15 蓄电池须符合GB10978.1规定。 3.16 蓄电池组外壳 3.16.1蓄电池组外壳及其他构件应采用机械强度好,耐电解液作用,不易燃的材料制成。 116.2 蓄电池组金属外壳及其上盖的内表面,均应有耐酸绝缘覆盖层(排液孔应从内侧包复至外侧)。 耐酸绝缘覆盖层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Sdo 116.3 蓄电池组外壳上盖应能承受75J的冲击试验,试验后绝缘覆盖层应不脱离、不开裂及不产生影 响使用的变形。 3.164 蓄电池组外壳须制成氢气不易积聚的结构(蓄电池组外壳上盖对于水平方向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