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拐点是曲线弯曲方向发生变化的分界点,即f’’(x)=0的点 * * 方程右端系数均为变量u的函数 * 控制多边形的顶点称为“控制顶点” * 控制多边形的顶点称为“控制顶点” * 控制多边形的顶点称为“控制顶点” * 如果给定的四个角点空间不共面,则双线性插值得到的曲面为双曲抛物面 * 1964年S.A.Coons提出了一种曲面分片、拼接造型的思想,用四条边界构造曲面片,并通过叠加修正曲面片,产生所需要的曲面 * * 定义边界切矢量所用的调和函数与构造原来曲面方程的调和函数相同,此时曲面片完全由四边形域的角点信息所确定,这类型的曲面称为张量积曲面 * * 一般应用中m和n都小于4 * 一般应用中m和n都小于4 * 一般应用中m和n都小于4 * * PS为P0和P1的中点,PE为P2和P3的中点 * PS为P0和P1的中点,PE为P2和P3的中点 * 在做差商运算时,t为变量u为常量;计算调和函数时 u为变量t被节点ti,ti+1,…,ti+k+1代替 * * * * * * 只要灵活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和节点重复数,可以形成许多特殊情况的B样条曲线 * 尽管B样条方法在表示与设计自由型曲线曲面形状时显示了强大的威力,然而在表示与设计二次曲线曲面(如:圆弧、椭圆弧、双曲线等)与平面构成的初等曲面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B样条曲线、曲面及其特例的贝塞尔曲线、曲面都不能精确地表示除抛物面以外的二次曲线曲面,而只能给出近似的表示,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还带来了设计误差。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B样条方法进行了改造,在保留其描述自由型形状长处的同时,扩充其统一表示二次曲线与曲面的能力。这种新型的方法称为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技术。目前NURBS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为工业产品形状表示的国际标准方法。 * * * d为等距线的偏离量,N(t)为曲线在某一点的法矢量 * * * * 函数带{v}表示变量是指针 * * * * * * * * * * * * * * * * * * 当Q趋向于r,即?c?0时,dp/dc的为曲线在该点处的单位切矢量 * * 单位主法矢N指向内切圆圆心,单位副法矢B=T?N * * 插值样条曲线、逼近样条 * 插值样条曲线、逼近样条 * * * 样条曲线(Spline Curve) 的创建有两种方式: (1)给定控制顶点生成样条曲线; (2)给定插值顶点生成样条曲线。 * 拐点是曲线弯曲方向发生变化的分界点,即f’’(x)=0的点 * * DPk表示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 * 四个调合函数(混和函数)是正交的 * 控制多边形的顶点称为“控制顶点” * * * * 变差缩减性:若控制多边形在一个平面上,则平面内任意直线与Bèzier曲线的交点都不会多于该直线与控制多边形的交点个数。 * 一般常用二次、三次Bèzier曲线 * 一般常用二次、三次Bèzier曲线 * 一般常用二次、三次Bèzier曲线 * * * * * 引入权因子可更好地控制曲线的形状。 * 权因子的引入,增加了编辑Bèzier曲线形状的控制参数。 * * 2.2.8 Bèzier 曲面 Bèzier 曲面的拼接 C0连续:边界处的控制顶点重合 C1连续: C0连续,且 Q(0,v)上的u向切矢位于P(1,v)上相应点处的切平面内; 几何上要求在公共边界上任意点处,穿过公共边界的控制点连线长度L1和L2的比值为常数, 并且公共交线两边的控制顶点P2,i,、Q0,i和Q1,i 三点共线,例如上图中 P22,、Q02和Q1,2 p00 p03 Q30 Q33 L2 L1 P33=Q03 ? P30=Q00 ? Q12 Q02 P22 u v 2.2.9 B样条曲面 设pi,j(i=0,1,…,n; j=0,1,…,m)为(n+1)?(m+1)个空间点列,则k ? l次B样条 曲面为 构造步骤 沿u向构造k 次B样条曲线; 沿v向构造l 次B样条曲线,每组顶点对应u值由0到1变化,形成B样条曲面。 2.2.10 NURBS曲面 NURBS曲面的多项式表达 其中Pij是特征网格上的控制顶点, Wij是相应的权因子,Bi,p(u)和Bi,q(v)是p阶和q阶的B样条的调和函数 构造方法 沿u向(或v向)构造k 次NURBS曲线; 沿v向(或u向)构造l 次NURBS曲线,每组顶点对应u值由0到1变化,形成NURBS曲面。 2.2.10 NURBS曲面 NURBS surface is designed using an interface where the smooth surface (shown here in blue) ap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