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T市场 实际上,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非常开放的。我们承认,印度通过电子产业革命,信息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IT业成为印度的一个闪亮名片。 但是印度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主要是服务于西方,印度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更符合西方的思维。而且中国的IT产业也很发达,中国的IT软件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特别是华人圈。这就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药品 印度有很多处方药,价廉物美。以致癌药为例,价格非常便宜,而且效果也好。但是中国并不敢大规模进口。因为这些药品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印度的一种特殊优惠安排。比如某种药品只能在印度生产、在印度市场销售。如果大规模出口到中国,就必然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随着莫迪政府的大胆改革,中印贸易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莫迪上台之后,大兴基建,振兴制造业,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雄心壮志的规划——“印度制造”“初创印度”“清洁印度”“数字印度”“智慧城市”“技术印度”“大兴基建”等系列规划,誓言“用一代人的时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印 度 改 革 关于中印之间的贸易前景,我们不能把双边的经济关系只停留在双方的商品往来上,而应该加上相互投资,把双边贸易关系扩大为经贸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形成更多的互补,不光是领域的拓展,还要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双方的合作方式也是多样的。 虽然贸易失衡不太可能在近期解决,但是印度政府和领导人应该对贸易失衡抱着更加包容的、建设性的、长远的态度来看待,让解决贸易失衡成为两国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巨大动力。 * 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 中印之间,贸易问题正在迅速形成一个干扰因素。 贸易失衡问题主要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的迅速增大。 贸易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贸易问题的实质,就是贸易失衡问题。 CONTENTS 中印双边贸易平稳增长 一 目录 二 中印贸易互补性突出 四 贸易失衡导致印度对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三 中印贸易日益失衡 五 中印经贸关系的前景如何 第 章 1 中印双边贸易平稳增长 1 中国的大规模改革,尤其是城镇化的建设,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规模启动的,改革内容包括城镇化步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开放等。 2 印度也在1991年左右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放弃了计划经济,放弃了严重影响印度经济活力的许可证制度。 中国和印度大规模的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2 3 2002年,双边贸易就增加到49.46亿美元。 2012年,双边贸易进一步增加到664.75亿美元,较20年前增加了近200倍。 2001-2011年间,两国的贸易往来年均增速达到36.28%。 4 Future 1 1992年,也就是两国城镇化改革的初始阶段,双边贸易只有3.39亿美元。 之所以双边贸易有了稳定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改革所决定的。 中国的三波改革 第一波 第二波 1992年开启的城市经济改革,通过“三来一补”使中国经济一路狂奔。 第三波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78年开启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三农”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释放出大量的农民工劳动力。 印度的改革 农业改革 土地改革 绿色革命 白色革命 蓝色革命 彩色革命 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一系列农林牧副渔的改革,印度在农业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一个粮食短缺国变成粮食出口国。 印度的改革 03 02 01 90年代,印度正式启动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改革计划经济,放弃许可制。 2014年,现任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推行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称为莫迪新政。这一系列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出口能力,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 80年代中期,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号召推进电子革命,让印度一步迈入工业化时代。 工业方面 第 章 2 中印贸易互补性突出 中印两国的贸易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 总的特点就是一“硬”一“软”。 印度在“软”的方面比较强,比如IT业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还有服务业、制药业、汽车零配件、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比较明显。 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在“硬”的方面。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出口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低附加值的产品越来越少,高附加值的产品越来越多,像机械、运输设备、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在这些领域,中国拥有较强的优势。 中印贸易互补性的四个特点 1.两国商品贸易品种相对狭窄、单一 从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前五大类常年占到双边进出口总值的六成甚至七成。 2.高度互补性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 另一方面 一方面 中国对印度原材料的需求在不断下降,而印度对中国的进口却在不断扩大。 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 并不是印度的强项。 印度对华产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