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 ②实行俸禄制,严惩贪污 ③说汉话 ④改汉姓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 ③④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整顿吏治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 北魏颁布均田令,推动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是: A.地主停止土地兼并 B.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C.政府减少财政收入 D.北方各族掌握了农耕拄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结构】 孝文帝改革 背景 内容 影响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与强大(由游牧到定居农耕;建立政权定都平城) 2、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439年) 3、拓跋珪的汉化改革,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4、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5、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民族歧视政策;宗主督护制) 6、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 二、改革的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前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 的徭役和兵役。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2)前提: 1)主观目的: 3)内容: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4)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5)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均田制的局限性 A、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 B、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C、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3、设立三长制: 1)目的: A、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 邻长——里长——党长 3)职能: 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 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认识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 农民 宗主 北魏政府 农民 邻长里长党长 北魏政府 州郡 4)影响: ①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②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4、推行新的租调制 ①内容: 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含义: 租是农民以户为单位或按人口多少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 调是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 ③作用: A、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 B、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二)中后期 特点:孝文帝主持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 (1)原因 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 从平城方面看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从洛阳方面看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北魏 南 齐 (二)中后期 特点:孝文帝主持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A、使得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B、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C、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2)迁都洛阳的意义 2、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全方位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改穿汉服 5)改行汉制 4)改说汉语 3)提倡与汉族通婚 2)改用汉姓 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 封建化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主要措施?分别有哪些主要作用?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禁止官吏贪赃枉法。结果使吏治有所好转。 ②推行均田令。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进,它缓和社会矛盾,便于赋税和徭役的执行 ③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行政组织,使国家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④推行新的租调制。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使人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