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2016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发表《刺死辱母者》一文。文中讲述了发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惨剧。催债人用极端手段侮辱被告于欢的母亲。有人报警,民警来到进入接待室后说“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于欢和母亲欲离开但被阻止,于欢情急之下拿刀刺向催债人,4个催债人被刺中,其中一人失血过多死亡。 2016年12月15日,聊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此案。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案件披露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种观点认为“于欢为了保证自身和母亲的人身安全及尊严,做出的反抗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判无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于欢不能正确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致一人死亡、二人重伤、一人轻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合理”…… 结合本节课所学,小组内交流,谈谈你的观点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017年5月27日,该案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采取微博直播的方式通报庭审相关信息。 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 李某在某市场以卖水果为生。2007年1月15日,李某守在水果摊前卖水果。王某要买水果,于是过来询问价格,感觉价格合适并买了5斤水果。傍晚王某来到李某的摊位前,说是因为水果不好吃想退掉已买的水果,李某不同意。于是王某拿起水果扔向李某,李某随即躲闪没有打到李某。王某因为水果没有打到李某,更加愤怒,于是上去朝李某的脸部打了两拳,因李某长得瘦小,王某长得高大,不敢还手,还是躲闪。王某于是上去掐住李某的脖子朝其腹部用脚猛踢。李某想跑,王某拽住他继续殴打。李某情急之下拿起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腹部刺去,王某倒地。李某拨打了110与120,王某经鉴定构成重伤。 正当防卫,其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王某重伤,但是李某是在面对将要严重危及自己人身和生命安全的暴力侵害情况下,对王某进行的反击行为,因此是属于具有无限防卫权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因此不应负刑事责任,也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016年4月29日0时30分许,沈阳市沈河区乐郊路一家造型店内,店主李兵(化名)在店内睡觉时发现进入店内实施盗窃的闻某。闻某向李兵走来,同时进行言语威胁。李兵为了防卫,用木棒击打闻某头部,闻某硬膜外血肿开颅术后为重伤二级,颅骨骨折为轻伤二级,头皮裂伤为轻微伤。 法院认为,李兵对正在实施盗窃行为的闻某予以打击,本属正当防卫但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闻某重伤的结果,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重伤)的刑事责任。 1 2 孙某驾驶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公里的时速由东向西行驶,当行到某大街时,迎面开来一辆高速行驶的失控的汽车,孙某为避免与失控汽车相撞,急忙向右打舵,将车开到人行道上造成撞伤一人的后果。孙某的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孙某的行为是在两车即将相撞,车毁人亡的危险已直接威胁到孙某及满车乘客的危急关头,又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来避免这一危险的情况下实施的。这是在法律所保护的两个利益必须牺牲其中一个的情况下发生的,两个合法利益不能两全,孙某用牺牲一个较轻的合法利益的办法,保全了国家财产和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个较大的合法利益。这种行为是符合紧急避险的要求,对社会是有利的,因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故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孙某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张某是食品厂保管员,1982年3月23日,食品厂附近居民陈某家将一小桶柴油误认为食油倒入沸腾的油锅里,顿时起火,烧毁周围平房30多间时,消防队员才赶到现场,由于平房两侧小棚子多,通道狭小,消防车进不去,在消防队员的指挥下,拆掉通道两旁的煤棚,消防车通过,接上水龙头。此时,食品厂管理员张某认为消防队拆除的火道太窄了,火越烧越旺,有可能烧到食品厂的生产车间,就指挥生产工人将孙某等六户居民住的平房拆掉。孙某等人当即反对。他们说:“消防队已拆除火道,火有可能扑灭,能多保一栋,就多保一栋。”但张某不听劝阻,强行将孙某等六户居民住房给拆毁。由于消防队员的奋力扑火,火势没有蔓延到孙某等六户房屋处,就被全部扑灭。 张某拆除孙某等六户居民住宅的行为是出于保护其所工作的食品厂的利益,以免受火灾的危险。其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但是,他在消防队员已经赶到并且已经采取了拆除通道旁边的煤棚,接通水龙头开始灭火的措施的情况下不听他人的劝告强行拆除房屋,造成对他人财产权不必要的损害。其行为构成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险过当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需要满足的条件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