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学科竞赛)试题.docVIP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学科竞赛)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学科竞赛)试题

PAGE 13 -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6月份考试(学科竞赛) 高一学年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50小题,计60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3.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司母戊大方鼎等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回答 A.新石器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农民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均田制 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6.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是因为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7.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钟表的制作技术日臻完善 C.火车的发明引发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8.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到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增加到5万人,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说明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9.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11.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在张裕的创业史中他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12.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 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外来列强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13.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 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14.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